近日,区文广旅局、人社局、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通知,公布了大丰第一批6家非遗工坊名单,进一步加强区非遗工坊 规范化建设,振兴传统技艺,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本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 生产加工点。非遗工坊的认定应符合以下条件:依托本地区一项或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或者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 和市场前景的传统手工艺开展生产;具备能够开展生产的场地、水电暖、工具设备等条件;以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为重 点,吸纳带动脱贫人口就业数量较多、成效较好。

大丰瓷刻非遗工坊 陈银付自幼得祖父、父亲瓷刻技艺传授,于1996年进入盐城鲁迅艺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学习,并得到国内著名瓷刻艺人张剑儒传授,瓷刻技艺进步迅速。后陈银付创建“盐城市大丰区瓷刻世家工艺厂”,鼓励一些美术基础良好的年轻人从事瓷刻艺术,培养传承人才。他先后培养出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4名区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乡土人才“三带”新秀、1名市级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大丰瓷刻技艺得以更好传承发展,并随着乡村...
翔鸿皮蛋制作技艺非遗工坊 皮蛋制作工艺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后经无数次的世代相传,不断修改配方,加工工艺流传于民间。
草堰刘氏皮蛋传承谱系为亲谱传承。翔鸿皮蛋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无污染的沿海湿地滩涂、河流、海滩散户养殖场的优质鸭蛋为原料,同时传承人刘小根总结出“五选六步七过手”的传统方法,改进改良皮蛋制作技艺。改进后的翔鸿皮蛋,不仅食品安全更加有了保障,而且剥壳后,蛋体光洁圆润、晶莹剔...
顾佳麻虾酱制作技艺非遗工坊 20世纪70年代中期,“顾佳麻虾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顾西育在大丰沈灶新灶小学读书,在食物颇为匮乏的年代,他一日三餐以母亲熬制的麻虾酱佐食,成为记忆中的“妈妈的味道”。该技艺为顾西育外婆以家庭式传承形式授予儿女,后由其母亲传与顾西育。经数十年技艺传承,加之改良发展,成为大丰“顾佳”代表性美味食品之一。
2001年,顾西育成立“顾佳食品厂”。二十多年来,在传承家庭麻虾酱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他...
刘庄麻辣鸡非遗工坊 刘庄麻辣鸡是刘庄镇传统卤菜的代表,风味独特,被当地群众选为餐桌上常用的菜肴。其选料严格、工艺考究、香气扑鼻、肉质细嫩、皮脆脱骨、咸淡适宜、麻辣得当,令人百吃不厌。制作过程使用卤汁秘方,做到内面鸡肉脱骨,外表形状不变,出锅冷却后色香味形俱佳。
新中国建立初期,刘庄镇居民陆启荣创办陆氏卤菜店,主要生产麻辣鸡、卤猪爪、香肚等薰烧卤菜。其中麻辣鸡鲜、香、麻、辣,口感独特,深受群众喜爱。现传承人为陆...
“柏斜志”香肠非遗工坊 “柏斜志”香肠是一种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的地方食品。开始由当时的大丰县丰富人民公社曾连芬女士首创,现任传承人为曾连芬之子柏永清。
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传承人的加工改造,成为地方特色食品。“柏斜志”香肠是选用优质猪后腿肉、加配多种佐料精制而成的食品,与其他同类食品相比,色、香、味俱佳,南北适口,老少皆宜。
金龙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非遗工坊 徐金龙的红木雕刻之路,源于祖父辈的熏陶和影响。到了父亲徐红旗这一辈,木工手艺得到传承和发扬。1991年,徐红旗凭借“仿古一绝”,被有关单位邀请参与文物修复,部分文物已进入故宫作为精品陈列。1995年,因徐红旗精湛的技术,他被上海某外资企业邀请设计制作了一扇红楼梦主题的屏风。此屏风以印度紫叶小檀为材料,配以象牙镶嵌复刻,型材艺韵十足,让人仿佛置身于明清时期,在文化圈引起轰动,引来媒体跟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