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科学引领、努力塑造特色,提升服务意识、加强效能建设,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扎实推进依法治水各项工作,为加快实现大丰水利现代化目标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认真开展水法宣传。坚持把宣传与依法治水相结合,以增强群众的水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群众的水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法宣传契机,及时印发《盐城市大丰区水利局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通知》,大力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本着“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精心组织,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注重水法宣传的质量和社会效率,不断将水法宣传工作引向深入。同时将突击宣传与常态化宣传紧密结合,在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中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水法治环境,共投入宣传经费3万余元。
(二)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一是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类及采购类项目(含水利补助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对2021年1月以来的工程建设类及采购类项目(含水利补助项目)进行“回头看”,通过建立项目问题清单、排查整改问题、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二是开展南美白对虾专项治理活动。加强指导封填大棚虾违法地下水井,严厉打击了涉水违法违规行为,靠前服务取用水问题,推动取水许可审批前的准备工作。
(三)强化执法机制化考评。一是严把案件质量关。在处罚前及时对类似案件进行梳理,避免出现重复处罚之情形。同时在案件中注重对于涉案违法行为相关证据的收集、整理、固定和存档工作,确保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相关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二是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在案件文书送达等程序性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于此类事项的规定,特别注意对文书采取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的前提条件,并加强对相关程序性证据的收集、固定工作,真实、完整地记录和彰显依法行政过程,重视法律适用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三是严控执法质量考评。把执法成效、办案质量、队容风纪、办公秩序、财务管理、信访工作、新闻报道等各项工作和各项岗位职责细化,制定目标、标准,层层落实。聘请人大、政协及政府法制部门的领导担任监督员,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江苏春旻律师事务所为我局常年法律顾问单位,凡遇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件,都必须经法律顾问会商后方可作出决定。
二、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一)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牛鼻子”。在荣获全区法治政府建设优秀集体基础上持续发力,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专题研究制定依法治水年度工作要点,表格化、清单式推进法治水利建设工作。将依法行政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办体系,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理念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推动全区水利系统依法全面履职尽责。
(二)打好依法管水治水“组合拳”。举办水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局属水政执法和乡镇综合执法业务骨干116人参加培训,互学互鉴、互促互进,有效提升了一线水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执法能力。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营造浓厚水法治环境。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对标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大丰水利工作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一是推动“十六字”治水思路落地生根开花仍有差距,用科学理论指导大丰水利高质量发展实践不够紧密;二是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有待优化;三是法治水利建设任重道远,在水法治文化、水政执法等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局将深入践行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全力攻坚“提级冲刺年”目标任务,坚持党管水利,加大投入,夯实举措,着力打造安全水利、惠民水利、绿色水利、法治水利、数字水利,奋力谱写大丰水利现代化新篇章。
(一)强化水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12.4法制宣传日等宣传契机,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重点宣传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节约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坚持把宣传与依法治水相结合,以增强群众的水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群众的水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狠抓发动,突出重点,注重依法治理。本着“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动员,人人参与,以人为本,精心组织,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注重水法宣传的质量和社会效率,不断将水法宣传工作引向深入。
(二)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创新执法理念、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改进执法方式、完善执法规范、加强执法管理,实现执法思想进一步端正、执法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执法主体进一步规范、执法制度进一步健全、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督进一步有效,确保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
(三)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不断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日常考评制度和日常检查考评制度,对日常考评的结果纳入年度考评成绩中,通过强化日常考评、动态考评和实时考评,实现执法质量工作的动态化、经常化;全面建立执法档案,把执法考评结果纳入对执法单位及其领导和执法人员个人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和个人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职务升降挂钩。
(四)推进法制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市、区要求,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行执法办案的网上流程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把信息化手段渗透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利用法制信息网站加强网上执法指导和服务,提高执法效率,节约执法成本。
(五)加强法制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法治机构,充实法制人员,改善办公条件和装备设施。通过审核把关、执法质量考评等手段,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执法问题,为大丰水利和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