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盐城市大丰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计划》等文件精神,找准职责,精准发力,努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各方面取得明显的实效。
一、健全程序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成立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科,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建立由局政策法规科、法律顾问单位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在重大决策咨询、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充分吸取意见,努力确保行政决策的规范有序。2023年大丰区人社局处理行政案件44宗,出庭应诉39次。
(三)落实重大行政决定法治审核制度。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与涉嫌犯罪移送公安的案件都必须由法律顾问队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层层审核后方可做出,其他重大决策必须由部门领导班子乃至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做出。
二、组织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一)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利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等各项理论指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翻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资料,做到每个科室都有普法学习材料;组织干部职工轮流旁听案件庭审,现场接受教育;我局通过组织各种招聘会,举办法治宣传咨询活动,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和局下属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现场业务咨询,咨询内容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招聘、工资福利以及劳动维权等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政策法律法规。发放政策法规宣传单上万份,现场接待群众咨询近万人次。
(三)创新法治宣传内容方式。利用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党员挂钩服务企业、开展专项调研等方式,与企业负责人及员工进行交流,进一步宣传劳动合同管理、劳动报酬支付、工时以及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指导企业规范用工,规范约束彼此的劳动关系。通过企业用工服务群、大丰HR联盟等媒介常态化发布工伤保险工伤预防专题宣传,各相关公众号定期推送工伤预防知识问答,凡事故超过3起的企业,均点对点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发送警示提醒短信。
三、有序规范行政执法各项行为,确保行政执法严格公正
(一)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劳动监察大队和仲裁院所有在编人员均持有《劳动保障监察证》或《仲裁员证》。组织我局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及换(发)证考试,并开展公共法规、专业法规知识学习及执法能力培训,进一步壮大我局行政执法队伍;以依法行政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措施落实,充分发挥我局职能作用,服务经济、服务民生。
(二)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在劳动保障日常巡视检查、各项专项检查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提高了行政检查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积极推进三项制度开展,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行政执法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归档,逐步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对行政执法权责进行调整并予以公布,编制行政执法流程图,精简工作环节。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力度,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做好文书规范化工作。规范档案管理,有效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发生。
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按照区政府要求集中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宣布失效、废止一批规范性文件。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台帐,实行规范管理、动态调整。
(二)主动接受社会执法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审批事项、审批条件、政策法律依据,使广大群众熟知有关工作的办事程序,明确自己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逐步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工作机制。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我们一方面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将行政许可项目内容等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公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我们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通行政执法监督电话,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和各企事业单位、管理服务对象的监督,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整改,有效促进了依法行政。
(三)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通过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实行对全区人社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使行政职权不当或者违法、违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者给执法单位自身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的,严格按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确保了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五、健全纠纷化解机制,创新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工作
(一)加强源头防范,将劳动纠纷预防在事前。强化政策宣传,依托报刊、网络、微信等媒介,利用各类公共服务窗口等平台,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编写《企业劳动用工问答》,以解答用工咨询等形式,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局“人社专员”行动,“人社专员”定期深入挂钩企业,对用人单位进行法律解读,剖析劳动用工中常见的违法现象和认识误区,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
(二)强化劳动纠纷预警,将劳动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根据窗口接待情况,对可能引起的较大规模劳动纠纷风险,主动介入服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基层人社中心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将劳动争议调解目标下达到各镇、街道、区园,基层人社中心对企业劳动纠纷及时预警、及时调处。针对人数较多的集体争议情况,仲裁院与基层调解组织协作配合,分别约见企业和职工代表,做好针对企业的劳动法律宣传指导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纠纷。针对联鑫钢铁因“能耗双降”引发的劳动争议,及时组织调解员上门开展调解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通过一系列提前预防、主动介入的工作措施,切实将群体性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中。
(三)创新调解服务,高效实现劳动争议高效化解。大中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成功创成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依托大丰区非诉讼中心集成办公优势,对于到窗口咨询、投诉及请求帮助人员,如果涉及标的额较小、案情较为简单的矛盾纠纷,当事人提交调解申请,由调解员主动帮助进行案前调解。对于仲裁案件,每一个仲裁案件明确一名仲裁员对接调解员,共同组织进行调解。在仲裁员、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调解666件劳动争议,便捷高效服务了劳动者,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充分发挥互联网+调解的作用,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积极开展网络、电话调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