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港区预防保健所,区直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3年全区卫生健康规划与财务审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19日
2023年全区卫生健康规划与
财务审计工作要点
按照2023年市卫生健康规划与财务审计工作总体部署,以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为原则,聚力深化医改,协调落实各项卫生健康投入补偿政策,以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为载体,夯实财会工作基础,健全内部经济管理制度,提升经济管理队伍工作能力,努力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规划与高质量发展监测工作
1、配合市卫健委开展“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对2021—2022年重点指标进展情况开展全面监测,对重点任务和专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查找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准确定位工作薄弱环节,进步明确下一阶段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努力的方向和推进举措。
2、实施为民办实事卫生项目。全面落实市下达2023年省民生实事卫生项目任务,推进项目落地实施,确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市区政府民办实事卫生项目,围绕提高市区医疗服务能力,制定月度推进计划,扎实推进2023年盐城市民办实事项目-医疗卫生能力提升、2023年大丰区民办实事项目-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大桥中心卫生院综合楼新建卫生综合楼;港区卫生服务站改扩建)工程等四个项目建设。
3、推进市级重大卫生项目。推进2023年盐城市重大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苏北健康管理中心工程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提高卫生健康统计质量。根据市卫健委要求各单位明确专兼职统计机构,落实各项统计工作任务。主动与法规、监督、医政、人事等业务科室沟通对接,及时掌握医疗卫生机构新增、注销和机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及时更新调整国家卫生统计直报平台机构库。督促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准确上报年(月)报数据,开展数据质控,及时发现异常数据、核实问题数据、修正错误数据。开展统计数据分析.为全区医改监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提供统计支持。
牵头做好《2022 年部门统计“一套表”》卫生健康部门数据收集工作。加强中央、省市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法纪法规学习,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责任制,在全系统营造“不敢、不能、不想”造假的统计工作氛围。
二、协调落实政府卫生健康投入
5、保障疫情防控经费。按照疫情防控经费保障需求,协调落实疫情防控已招标设备、一线医务人员补助等经费。
6、落实事业发展投入。协调落实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政策,做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资金保障;配合制定公立医院债务化解方案,推进公立医院债务化解。
7、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按照“填平补齐、实用够用”原则,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装备购置专项补助工作,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三、持续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
8、强化运营管理组织建设。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由院长全面负责运营管理工作,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设立运营管理部,各病区明确运营管理专员,充实运营管理力量。
9、实施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对中央、省、市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进们评价,督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0、规范全成本核算与管理。健全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与管理组织体系,制定细化成本核算办法及实施细则,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探索项目、病种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成本控制措施。
11、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总结规范和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三年专项行动经验,组织开展政府采购项目自查自纠、专项检查及整改情况“回头看”等活动,落实政府采购各项措施政策。
12、做好医疗卫生机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到2023年底,全区新增开通数字人民币业务的医疗卫生机构7家,具体包括: 公立医院3家(其中公立中医院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家、其他卫生健康机构2家,公立医院完成7家同时作为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的2023年度江苏省数字人民币重点项目。
四、协同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13、做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贯彻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配合医保部门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评估。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带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规范公立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规范整合的价格项目重新合理制定价格。
14、积极申报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照鼓励医疗技术创新和使用适宜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申报,促进新技术及时进入临床使用。
15、根据《关于规范医疗收费机构收费行为》的监察建议书〔2022〕4号中提出的问题,落实整改,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杜绝各医疗机构违规收费行为的发生。
五、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16、健全内审机制制度。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加强内审工作的要求,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齐配强内审人员:建立健全内审制度,聚焦关键业务和重点环节,充分发挥内审监督保障作用。
17、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开展区直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审计,并对内部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审计评价。
六、加强专业设备配置监管
18、编制并实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根据市2023—2025 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组织制定全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根据配置规划及准入标准,开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初审工作。
19、加强社会办医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加强社会办医申请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告知承诺、配置备案等管理。
七、强化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20、强化经济管理队伍建设。鼓励经济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领军人才选拔、经济管理调研及课题研究等活动,拓宽视野,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举办或组织参加经济运营管理、财务审计、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及预算绩效管理等业务培训,为我区医院运营管理储备力量。
21、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开展卫生健康经济运行分析,为经济管理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八、巩固拓展健康扶贫工作成果
22、推进南北结对帮扶。会商帮扶合作工作,制定年度医疗卫生领域帮扶合作项目计划,着力加强名医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远程医学、结构化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建设五大合作内容,推进对口帮扶全覆盖。
23、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按照“新政策不出,旧政策不退”原则,接续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健康帮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