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82355069939C/2023-13840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3-08-28
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2023年全区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有关民营医院:

现将《2023年全区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425

 

                           2023年全区中医药工作要点

 

2023年全区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建设中医药强区为统领,坚持中西医结合,建优中医药服务体系,培育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1.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2. 发挥中医院特色优势。中医院要充分发挥在全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内涵质量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在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深入开展合作,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达标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和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积极争创三级中医院。

  3. 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继续推动中医馆标准化建设,区三院积极开展五级中医馆建设、南阳镇卫生院开展四级中医馆建设,年内通过达标验收。其余各中医馆进一步巩固提升,不断深化中医药服务内涵与质量。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20项家庭医生签约中医药服务项目;强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8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完善人民医院、二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服务设施,加强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提升中西医结合协作能力。人民医院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进中西医结合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妇幼保健院加强中医妇科、中医儿科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西医综合医疗水平。

(四)加强中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院持续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互联网中医院创建步伐,按时点要求完成试点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运用水平达到4级标准

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推进中医院绩效考核进位争先。中医院要把绩效考核指标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规范绩效考核数据质控管理,全面、真实反映中医院运行情况,加强考核结果应用,推进绩效考核成绩进位争先,认真分析总结上年度绩效考核情况,找差距补短板,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改进改善,争取提升5个位次。

(六)强化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成2个中医特色专科和1个区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推进中医临床优势病种规范诊疗和临床路径,培育技术特色明显的优势病种。年内,大丰中医院脾胃科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通过达标验收,积极争创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争创中医特色科室。

(七)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加强中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充分发挥治未病资源优势。注重将中医治未病融入健康促进、重大疾病防治、疾病诊疗全过程。推广实施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拓展治未病服务项目,丰富治未病服务内涵(运用于健康体检、体质辨识、中医养生、健康教育等)和技术方法,开展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各中医馆大力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

(八)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院康复科和老年病科建设,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中医院要规范康复综合技术服务项目,大力推广心脑血管、糖尿病、骨伤等中医康复等技术,形成区域中医药康复技术服务特色。推进各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康复和老年病慢性病防治服务。

(九)提升中药服务和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强化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和中药临床合理使用推进中医院公共卫生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培养中医疫病防治相关学科人才,提升中医药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十)推进中医药科研。加强中医药科技项目管理,各单位要完善激励措施,支持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鼓励申报各级中医药专业类别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科研项目遴选,提高申报项目质量,在科研立项上争取有更多突破。促进中医药技术创新,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与运用。

(十一)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建立中医医疗质控小组,开展中医骨伤、脾胃、肛肠等专业医疗质量监测和信息质控审核。组织开展依法执业、药事管理、病历质量、中医技术服务等督查,推进中医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加强中医备案制诊所的中医药服务监管,按照中医诊所设置新标准完成备案工作。规范中医药重点项目管理,强化专项资金绩效考核。

三、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

(十二)做好中医药学术传承。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基层工作站建设,通过名医名家传帮带、游学研修等举措,鼓励中医药师承教育,促进传承人才的培养和提升。

(十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实施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实施中药骨干人才、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组织西医类别技术骨干进行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育中西医结合学术带头人和技术专家。

(十四)重视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推动基层中医药人员能力提升。培养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骨干队伍,组织11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基层中医馆中医骨干人才参加全省统一培训,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培养一批推广中医药知识和专项技术应用的师资。

(十五)做好医师考试考核相关工作。按省统一部署,组织新一轮全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审核工作。组织开展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工作,协同做好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工作。

四、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

(十六)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行动计划。加强中医药专业人才和文化宣传队伍建设,协同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健康巡讲、岐黄校园行活动等,推动中医药六进服务,拓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服务范围,让中医药广泛融入百姓生活。

(十七)扩大中医药社会宣传。组织《中医药法》、《江苏省中医药条例》专题普法宣传,开展中医药宣传月、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讲座等活动。加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建设管理,发挥新媒体宣传矩阵作用,积极报道中医药发展成效和亮点,讲中医故事、聚民心力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中医药疗效,为推动中医药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组织开展中医惠侨服务,组织中医健康文化体验活动,向广大侨胞传普及展示中医药文化。

五、推进中医药规划项目实施

(十八)加快十四五规划任务执行进度。对照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组织开展中期评估,查找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加以解决,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六、加强党建和行业作风建设

(十九)促进政风行风建设。切实加强中医药机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规范服务,改进作风,提高群众满意度,塑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抓好平安医院建设和维稳工作,推动中医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加强调查研究。真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围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服务高质量供给,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谋实招、求实效,为推进健康大丰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