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82355069939C/2024-00037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4-01-09
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盐城市大丰区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直医疗卫生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文件要求,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运动健康干预有机融合,现将《盐城市大丰区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盐城市大丰区体育局

20231130

 

 

盐城市大丰区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

试点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强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更好发挥基层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将运动健康干预与慢病综合管理有机结合,促进体卫融合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区卫健委、区体育局决定联合开展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项目,制订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慢病流行已发展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是我国目前最常见、对经济社会影响最大的慢性病之一。研究发现,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各种疾病以及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慢病规范诊疗管理、高危对象预防中引入运动健康干预,通过科学运动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慢病高危因素,提高慢病综合管理水平,有利于控制慢病的发生与发展,达到改善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身体素质、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减少疾病负担的目的。长期以来,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家庭医生,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为抓手,为社区居民提供融疾病预防、诊疗、随访、转诊、康复等连续性的签约服务,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在慢病管理中增加运动健康干预处方服务,有利于完善慢病诊疗康复方案,引导慢病患者科学运动从而减少药物依赖,促进形成体卫融合的签约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格局。

二、实施范围

 

鼓励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取1-2个慢性病种,探索推行 运动健康干预适宜技术服务。同时,将遴选一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综合管理质效水平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推荐上报省卫健委、省体育局,试点开展慢病运动健康干预新模式。

三、工作内容

(一)基本条件

1. 场地房屋。总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独立或合并设置, 至少设置以下三个功能区,运动前筛查评价区,主要开展问卷调查、健康状况评价与运动风险评估等服务;健康相关体适能测评区,主要开展体质监测、心肺功能测试、身体成分测试、动作筛查、平衡稳定、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测试及其他健康体适能测定;运动健康服务区,主要开展运动健康宣教,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科学运动、慢性病防治等知识,开具运动处方、制定运动计划及健身指导、短期运动目标,运动后评估等服务。各功能区要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安全等要求,设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和标识。

2. 通用设备。主要满足运动前筛查评估和健康体检,包括 评估问卷工具(含心理评定量表)、体质监测设备、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心肺耐力测试仪等,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设备、办公桌椅电脑等设施,可以共用或独立配置。

3. 运动干预设备。根据开展项目选择性配置智能跑步机、体质分析仪、智能功率车力量训练设备、四肢联动训练仪、可穿戴设备、急救必备常规医疗设备(心肺复苏及自动体外除颤仪、供氧设备、简易呼吸器等),智能辅助设备及其他健康体适能测试设备等。

(二)服务流程

1. 筛选目标对象。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无运动禁忌症、无严重并发症的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主观知 情自愿参加运动健康干预治疗。有条件的试点单位,可以扩大至亚健康人群、疾病康复期的患者。

2. 运动前评估。包括问卷调查(包括既往疾病、体检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近期患病史、住院史、手术史、骨关节异常、 睡眠状况、用药史(包括饮食和保健品)、过敏史、家族史、运动和生活习惯等);必要的健康体格检查和体质监测(包括身高、体重、腰/臀围、静息心率、安静状态下的血压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心血管功能检测、肝/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个体运动风险测评,并结合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功能评定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评估目标人群的运动风险等级,选择合适运动项目,开展运动干预。排除有绝对禁忌症人群,避免运动引发的医疗风险。

3. 签约个性化服务包。与服务对象签订个性化服务包,在慢性病诊疗、随访管理基础上,根据运动风险评估结果,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给予个性化运动指导,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频次、运动时间、运动总量、注意事项。依据本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费、运动医学指导项目制定收费标准,报卫健委备案实施。

4. 处方执行和跟踪管理。督促、指导慢病患者执行运动处 方,并随时监测运动风险,评估运动效果,评价慢病状况改善程度,调整或完善运动处方。

5. 运动后评价。完成一个处方周期后,及时对慢病患者的 全身状况、相关指标、体质等水平进行监测检查,综合评估慢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下阶段方案。

6. 安全保障。各试点单位应具备基本的急救处置能力,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仪、供氧设备(如氧气瓶)、 简易呼吸器等,运动过程中由医务人员全程陪同和指导,确保运动安全,减低运动风险。

(三)人员培训

1. 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现有人员队 伍情况,分类组建慢病运动健康干预家庭医生团队。团队的核心成员仍是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含中医)、护士,在此基础上至少增加1名康复治疗师(含中医)、1名运动处方师,积极吸纳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条件的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成员。

2. 持续开展适宜技术培训。针对慢病种类、运动治疗方式、慢病人群的不同特点等,研究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运动健康指导操作指南。人民医院、小海中心卫生院发挥实训基地作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遴选一批适宜技术进行培训推广。

3. 运动处方师培养。开展运动干预治疗,需持有运动处方 师培训合格证书或资质。试点单位制定人员培训计划,选送临床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对运动健康干预有兴趣的骨干人员,参加省统一组织的培训并督促取得相应资质。

4. 宣传教育和家庭指导。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健  康教育工作,举办健康讲座。正确宣传慢病运动健康干预的理念和预期效果,提高慢病患者对于运动干预的依从度,增强对慢病治疗综合管理的信心。

(四)信息管理

1. 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作为居民电子健 康档案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记录并维护签约居民的体质监测、疾病诊疗、运动健康干预的治疗方式、频次、效果等情况,形成客观真实连续的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

2. 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将慢病运动健康干预的数据信息归集整合电子健康档案,促进信息互联互通。

3.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加强信息数据等的安全防护,注重保护签约对象的个人隐私,防范信息安全事故风险。

(五)资源下沉

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高质量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在试点单位开设专家工作室,有条件的设置联合病房,专家定期坐诊、公示服务专长和开诊时间,举行科学运动讲座,重点帮助、指导基层试点单位提升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慢病运动健康干预的工作流程、场所人员管理、服务公示、绩效评价等工作机制。

(二)拓展个性化运动干预签约服务。每个试点机构至少能开展 1种及以上慢病运动健康干预,形成个性化运动干预服务包。

(三)提高慢病患者规范管理水平。试点机构慢病患者血压、血糖等规范管理水平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对签约运动健康干预的慢病患者,设立未纳入干预的慢病患者的对照组,记录两组人群各次血压、血糖等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慢病相关控制指数,客观评估干预效果。

(四)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签约运动健康干预服务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完整、连续、动态更新比例超过50%,且向签约居民开放。

(五)提高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质效。各试点单位的慢病运动健康干预签约人数不少于200人,签约患者满意度超过75%,通过签约服务,带动镇级(街道)、村(站)级运动健康促进站、点建设,全年分别提供运动促进健康服务300人次、100人次以上。

(六)扩大运动促进健康的社会影响力。全年镇级(街道)举办2次以上健身健康知识讲座,村(站)级举办1次健身健康知识讲座。广泛宣传倡导引入运动干预的理念,促进慢病、身体素质、康复等健康水平。目标人群中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达到50%以上。

五、实施进度

根据省级文件要求,本方案试行二年。各基层医疗机构可结合自身实际及特色服务,有针对性的遴选部分病种实施运动干预试点,并对照条件积极申报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推荐标准单位验收,力争2024年底前建成1-2家推荐标准单位。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管理。区卫健委、体育局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组织协调和推进落实。联合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试点机构的遴选、评估和指导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优先遴选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外出进行运动干预进修学习,进修期间费用由选派单位负责报销。同时,区卫健委、体育局积极争取财政、医保等政策支持,在设备配备、服务包制定等方面重点倾斜,鼓励基层单位探索创新。

(三)规范激励评价。各试点单位要充分把握政策要求,让运动干预个性化,服务惠及更多有需求的慢病患者。将慢病运动健康干预的绩效评价,纳入机构内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总体绩效评价,绩效分配向运行机制好、工作成效明显团队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附件:盐城市大丰区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盐城市大丰区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

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长:孙从亮  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束伶俐  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员:   区卫生健康委基妇科科长

任菊生  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

施卫东  区卫健委公卫综监科科长、区疾控中心主任

    区卫健委医政科科长

单长云  区卫健委中科教科科长

工作小组负责项目重大决策,决定项目实施内容和策略路 径,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问题。下设项目工作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基妇科,负责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和试点工作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培训交流,开展中期评估和绩效评价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