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区园)社会治理局,各中小学、幼儿园,各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2年全区教育系统法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盐城市大丰区教育局
2022年4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2年全区教育系统法治工作要点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总体要求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教育法治工作具体部署,结合我区教育实际,制定2022年全区教育系统法治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推进“四史”教育,把宪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以宪法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增加全社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以教育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体系健全、教育系统干部和教职工法律素养与依法办事能力显著提升为目标,深化法治文化建设,为大丰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法治基础、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重点工作
1.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指导地位的重大意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教育法治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向基层向学校延伸,贴近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健全教育行政决策机制。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要求,提高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对事关教育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切实履行意见征求、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决策等法定程序,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按照决策流程和档案建设规范,及时形成重大教育行政决策案卷,重大行政决定报区政府法治部门备案。
3.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梳理教育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事项,明确责任主体、细化任务分工,落实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行政指导、劝告提醒等柔性执法方式,避免运动式和“一刀切”执法。
4.依法处理化解涉教纠纷。进一步完善涉教涉生案件处理机制,规范办案流程。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等工作,构建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依法妥善处理每一个案件,协调矛盾、维护权益、化解风险。积极应对诉讼纠纷,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专业作用。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做好政府新闻发布和盐城大丰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专栏内容保障等主动公开工作,依法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
5.提高学校制度建设质量。在实现“一校一章程”的基础上,建立章程实施监督机制,推动学校以章程为核心,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形成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并有效实施。组织对所属学校制度建设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6.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各学校要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理事会等制度建设,推动完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健全教师、学生申诉制度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把法治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各环节。推动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7.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在全面总结我区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市区“八五”普法规划,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治宣传工作形势任务,结合教育实际,科学编制我区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带头学法,年内组织工作人员旁听庭审1次以上。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法治教育,提升广大教师法治素养,规范从教行为。
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全区第四届青少年普法宣传周、“学宪法讲宪法”、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联动宣传进校园等活动,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发挥政法机关、法治副校长和普法志愿者作用,组织模拟法庭、法治成人礼、法治情景剧大赛等“法律阳光润校园”活动,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9.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持续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法治新时代·清朗E空间”等主题普法宣传。以“学法律守规则、防风险除隐患”为主题,开展“校园安全法治行”活动,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禁毒、反恐、反邪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组织参与第九个“国家宪法日”、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活动。
10.建设校外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一批集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法治教育场所,以相对集中的方式,为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实施法治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完善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兼职法治副校长和法治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教育系统法治工作各级领导责任制,科学谋划和督促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教育系统法治工作的基础保障,保证人员、机构、经费等方面落实。
(二)创新工作方法。将教育系统法治工作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等工作的整体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实践,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做好宣传引导。
(三)强化督促检查。继续将教育系统法治工作内容纳入年度教育督导考核评价体系。定期组织人员力量,深入学校检查督促法治工作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