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82355069939C/2021-09310 组配分类 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1-07-13
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印发《盐城市大丰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直各医疗单位,各民营医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决策部署,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更多方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特制定《盐城市大丰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4月22日

 

 

盐城市大丰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盐城市中医药管理局《转发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通知》(盐卫老健〔20212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决定在我区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老年患者为中心,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关注老年人疾病和功能状况,为老年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友善、适宜的就医环境,保障老年患者的就医安全和生活质量,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和照护需求。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底,人民医院、中医院、瑞鑫护理院、三院护理院、三龙、方强、小海、万盈、白驹、西团、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2家医疗单位要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到2022年底,所有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三、建设范围和时效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范围包括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鼓励其它有关医疗机构参与。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分年度实施,实行动态监测,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老年友善文化

1、各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医院)的愿景或文化中要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内容,形成尊老、爱老和孝老的老年友善文化氛围。

2、职工手册、行为守则等规范中有对老年人态度、行为和用语等要求。

3、机构内部以方便老年人阅读和浏览的方式,向老年人展示各类方便就医、收费标准、服务流程等信息,宣传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等知识。

4、在机构内外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等宣传教育和义诊活动。

5、有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有老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二)老年友善管理

1、建立与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运行管理相适应的组织领

导、评估考核、经费保障等机制。

2、建立具有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持续改进机制。

3、建立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知识、技能等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4、建立老年患者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及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机构的协作管理模式。

(三)老年友善服务

1、规范老年医学科建设和服务。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按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设立老年医学门诊、病房和评估室,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等具有老年医学特点的医疗服务,对老年患者高风险因素给予早期识别与干预,保障医疗安全。

2、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畅通老年人预约挂号渠道。根据老年人患病特点和就医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医联体的核心医院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预留一定比例的预约号源,方便老年人通过社区预约转诊就医。

3、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专、兼职社会工作者承担老年人服务相关职责。挂号、收费等设有人工服务窗口及现金收费窗口,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机构入口处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通道,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服务窗口,整合咨询、医保、门诊等服务平台功能,设立一站式为老服务窗口,为老年患者提供就医方便。

4、基层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通过签约、巡诊等多种方式为确有需要的老年人开展上门诊疗、康复、照护等个性化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与上级医疗机构远程会诊,为老年人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落实老年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等有关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5、注重对老年综合征、衰弱、失智的评估与干预,开展多学科合作诊疗,鼓励患者及其照护者参与照护计划制定与实施。

6、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风险筛查,重点开展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项目,建立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高风险筛查后知情告知制度。

7、提高智能技术适应老年人运用水平。医疗机构对不适老、不便老的智能技术使用环节进行改进完善,通过流程再造、程序改进、功能完善等措施,使智能技术应用更加贴近老年人需求、适应老年人特点、方便老年人使用。区域内医疗机构落实老年人就医一卡通要求,保证老年人区域内就医便利。互联网医院要针对老年人特点,优化线上服务,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衔接,使线上服务适应老年人就医特点和服务需求。

(四)老年友善环境

1、门急诊、住院病区配备有辅助移乘设备(如轮椅、平车等),并方便取用;主出入口有方便老年人上下车的临时停车区和安全标识;所有出入口、门、台阶、坡道、转弯处、轮椅坡道及信息标识系统等的设置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2、机构内标识醒目、简明、易懂,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3、机构内地面防滑、无反光。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门宽应当适宜轮椅进出。

4、适老性病房温馨整洁。病房中应当配有时钟和提示板,温湿度适中,家具稳固。

五、建设标准

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试行)(附件1),按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四个方面建设内容,采用百分制建设标准,其中老年友善文化15分、老年友善管理15分、老年友善服务40分、老年友善环境30分。

申报医疗机构评价总得分≥60分,四个单项评价得分均不低于本项总分值60%,可评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在此基础上总分值达到80分以上的,可作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等级单位推荐。

六、建设程序

(一)机构自评、区级初评

医疗机构对照《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试行)》进行准备,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组织自评,经自评符合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要求的,填写《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申请表》(附件2),于7月底前报辖区级卫生健康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评审。

(二)市级评审

设区市卫生健康委在区级初评的基础上,每年组织专业人员对申报医疗机构进行集中评审,评审合格后在《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于9月底前报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复核。 

(三)省级复核、评审

省级于11月底前,组织专家对设区市建设情况进行抽查(抽查10%以上),以设区市为单位,抽查合格率达到90%(含)以上的予以通过,合格率不达90%的,将该期所有申报表退回复评。经省级抽查合格后,确定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等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须经省级组织现场评定。确定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单位进行通报,并向社会公布名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社会氛围

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对于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医疗机构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明确目标责任和考核要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及新媒体等平台,结合老年健康宣传周等各类老年公益活动,大力宣传推广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中的好做法、好典型,不断扩大老年友善医疗医机构的影响和示范效应,使机构有成就感,群众有获得感,大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友好社会氛围。

(二)严格落实标准,务求取得实效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分为合格和优秀等级,每年在达到合格等级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中,遴选部分单位评定为优秀等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各单位要把质量建设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试行)》开展建设工作,认真落实标准,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质量。要以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推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自身管理,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就医满意度。

(三)实行动态监测,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建设流程,完善内外配套设施,加强软硬件建设。组织自评,符合建设标准和要求的,填写《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申请表》(一式三份),于当年7月底前报区卫生健康委。区开展初评,并现场检查申报单位建设情况,确认符合条件的,于831日前将申报表报市卫生健康委。市卫生健康委在县级初评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申报医疗机构进行评审,并实地开展抽查,评审合格的报省复核、评审。经评审确定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单位实行动态监测,省级每年按一定比例组织抽查,对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对多次整改不合格的,将取消其资格。对满3年期限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要重新进行复评,并履行评审程序和公示要求。

 

附件:1、《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试行)》

2、《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申报表》

 

 

 

 

 

 

 

 

 

━━━━━━━━━━━━━━━━━━━━━━━━━━━

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4月22日印发

━━━━━━━━━━━━━━━━━━━━━━━━━━━

共印50份

 

附件1

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试行)

1.老年友善文化(15分)

条 目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1.1文化建设

(3分)

1.1.1在医疗机构愿景或文化中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内容(2分)

查看医院网站上的医院文化板块

查阅医院宣传资料、院徽、院标等有无体现尊老、敬老、爱老的文化内容

1.1.2在职工手册、行为守则等规范中有对老年人友善的态度、行为、用语等要求(1分)

查看医院职工手册、宣传材料等有无相关内容

1.2友善氛围

(5分)

1.2.1工作人员能以和蔼的态度、友善的言语及其它方式与老年人交流沟通(1分)

现场观察工作人员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方式,访谈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1.2.2在机构内部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等活动,老年人就医受到尊重(1分)

实地巡查门、急诊或医疗区域引导老人就诊、检查、取药等情况

1.2.3以方便老年人阅读和浏览的方式向老年人展示各类便民服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时间、收费标准和服务流程等内容。(2分)

查看门诊触摸屏、专家介绍、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公示等

1.2.4有针对老年患者的就医指导制度,并向老年患者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1分)

查阅相关资料

1.3健康宣传与信息公示

(4分)

1.3.1有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制度;在显著位置,以多种形式开展适合老年特点的老年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等知识宣传(2分)

查看健康宣教制度、宣传场所、宣教手册折页等相关活动记录

1.3.2门急诊有便于老年人查询的医疗信息公示(1分)

查看公示栏有无包括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等信息

1.3.3在机构内外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等义诊和健康教育活动(1分)

查阅活动记录、图片和宣传报道

1.4社会工作者志愿者

服务

(3分)

1.4.1有社会工作者或相关人员承担老年人社会服务相关职责;组织志愿者为无亲属陪护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伴医服务、陪同挂号、就诊、检查和取药等服务(2分)

查看相关的组织机构、制度职责和记录

1.4.2有接收、管理志愿者的具体措施和管理制度;志愿者中有老年志愿者的积极参与(1分)

查看导诊台、自助挂号机、服务台等处自愿者的服务情况,查看招募志愿者或离退休人员的信息资料

 

2.老年友善管理(15分)

条 目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2.1制度与经费保障

(4分)

2.1.1有与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运行管理相适应的组织领导、运行管理、评估考核制度和机制(1分)

查看规章制度、评价体系等相关文件

2.1.2有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督导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等(1分)

查看相关计划及工作记录

2.1.3有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经费保障(2分)

查看适老化改造等相关经费预算、支出凭证

2.2管理与

培训

(8分)

 

2.2.1建立具有老年医学特点的管理制度及服务模式,并具体实施,其中应包括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病多学科整合管理(MDT)、老年综合征和老年照护问题评估与干预等。落实老年常见疾病诊疗方案及技术操作规范,并要有优化和评估(4分)

查看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部门的相关制度、文件及工作记录等(注:与上级医院合作开展相关项目的,需提供合作协议)本条款根据不同医院实施的老年医疗服务模式允许有差异

*2.2.2加强涉老医疗健康科学研究(1分)

查看医疗机构开展涉老科研情况,未开展相应科研项目不扣分;开展涉老相关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级别加分(国家级每项加3分;省级每项加2分;市(厅)级每项加1分;参与单位每项加0.5分。最高加分上限为20分

2.2.3组织开展有关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将友善文化理念、服务流程、服务态度和工作成效等纳入有关评审考核范围(1分)

查看相关的培训计划、课程表、课件、宣传报道及其他工作记录

2.2.4开展老年医学专业、老年护理知识技能培训,医院职工能参与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政策制定、完善和监督工作之中,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2分)

查看相关的培训计划、课程表、培训课件和签到表等,访谈1-2名医护人员的培训情况,在门、急诊观察医护人员与老年患者交流的情况

2.3分级诊疗

(3分)

2.3.1有负责老年患者转诊管理的部门和相关规章制度,并有相关实施记录(1分)

查看转诊管理部门的制度、职责和服务流程

2.3.2建立老年患者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及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机构协作管理模式(2分)

查看医联体建设的相关文件,巡查和分析医院各病区的管理模式, 查看相关的合作协议和协作记录

备注: *表示该条款可加分

3.老年友善服务(一)(40分)

(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康复、护理院等适用)

条 目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3.1 老年医学科设置

(4分)

3.1.1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独立的老年医学科(2分)

一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未设置不扣分。查看相关制度和组织结构,提取卫生信息中心《医疗统计工作月报表》数据

3.1.2设置有老年医学门诊、病房和综合评估室(2分)

一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未设置不扣分。实地察看老年医学科门诊、病房和老年综合评估室(面积、工作流程可自行制定)

3.2就医服务

(9分)

3.2.1落实相关规定,建立老年人无“健康码”通行通道,优化方便老年患者的门、急诊、检查、取药等服务流程(1分)

现场查看

3.2.2建立为失能、70岁以上老年患者提供优先挂号、缴费和取药的窗口,并设置醒目标识为老年患者提供服务(1分)

查看服务窗口和信息系统能否实现对70岁以上老年人优先挂号、缴费、取药

3.2.3为老年患者提供辅具、用品和其他便利等服务(1分)

查看门急诊或病区是否提供助行器械等辅具,了解辅具管理人员是否充分认识辅具适配的意义和作用

3.2.4在门急诊、住院病区有移乘设备(如轮椅、平车等)供老年患者使用(1分)

现场查看实物和相关记录

3.2.5整合医保办、门诊办、咨询等服务窗口功能,开设“一站式”窗口为老年患者提供服务(1分)

查看住院服务中心的相关制度、服务流程,观察老人入院办理情况,查看是否有清晰的入院告知

3.2.6 设立老年患者就医绿色通道(1分)

查阅相关制度、现场查看

3.2.7为老年患者制定出院计划和出院宣教材料(1分)

查看出院服务中心的相关制度、服务流程,访谈患者,查阅病历和电子病历系统

3.2.8门急诊或医疗区域有专人为老年患者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就医咨询、分诊、导医及辅助老年患者使用智能化设备等服务(1分)

实地现场查看,并查阅相关记录

3.2. 9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预约挂号方式,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医联体核心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预留一定比例的号源;保留现金支付方式;保留人工服务窗口;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1分)

查看门诊大厅、服务台等处,设置醒目标识(注:非医联体的核心医院预留一定比例的号源不扣分,每一小项不达标扣0.2分)

3.3老年综合评估和风险防范

(10)

3.3.1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等具有老年医学特点的医疗服务,对老年患者高风险因素给予早期识别与干预。(2分)

实地观察医务人员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的情况,

随机抽查老年医学科病房的3-5份病历,看老年综合评估实施情况,现场抽查医护人员各1名对老年住院患者综合评估的熟练程度(MMSE和ADL)

3.3.2开展多学科整合管理服务(1分)

抽查科室病历,查看老年病多学科整合管理服务的开展情况(注:与上级医院合作开展的,还需提供合作协议)

3.3.3 为住院和门诊老年患者提供临床药学咨询服务(1分)

查看临床药师资质证书;查阅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指导的日常工作记录;了解药物咨询门诊的开展情况,查阅咨询记录

3.3.4为住院老年患者提供老年营养服务(1分)

实地考察临床营养科,了解营养服务开展情况

3.3.5对老年重症住院患者,在其住院检查期间,由专人陪同全程陪检(1分)

查看就诊陪护流程

3.3.6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风险状态的筛查,尤其是对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情况,应建立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置方案(1分)

查看门急诊、住院部有无对老年患者高风险状态的筛查方案、评定标准、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现场查看门急诊、住院部各2名患者,是否有高风险状态的标识

3.3.7建立评估知情告知制度,告知内容应包括评估结果、影响因素和照护计划等(1分)

查阅医院知情告知制度;查阅2份病历,看其知情告知制度的执行情况

3.3.8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诊疗与照护计划的制定(1分)

访谈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参与照护计划制定的过程和效果

3.3.9 对特殊老年群体,如失独、空巢、独居等老人,制定持续照护计划,建立预立医嘱和监护人签约制度;在这些患者遇到手术等特殊情况时,监护人能及时发挥作用(1分)

查看相关规定和执行情况

3.4老年综合征等管理

(8分)

3.4.1至少应有老年人痴呆、抑郁、吞咽困难、尿失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老年综合征的评估与干预,并提供规范化的服务(4分)

查阅老年常见疾病的管理文件,并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规范化的应用

3.4.1 至少应有老年人多重用药、营养不良、慢性伤口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老年常见照护问题的评估与具体干预措施,并提供规范化服务(4分)

查阅相关管理文件,并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3.5老年专科服务

(9分)

 

3.5.1开展老年护理服务,提供慢性伤口护理、管路维护等老年专科护理服务(1分)

实地考察;查看护理服务记录

3.5.2提供住院康复和日间康复等服务(2分)

实地查看康复科门诊;实地考察中期照护病房(康复病房)、日间康复病房,了解中期照护服务情况

3.5.3独立提供或与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提供老年长期照护服务(2分)

查看相关资料和执行情况

3.5.4宣传和引导老年患者建立生前预嘱或医疗预嘱,为临终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2分)

开展死亡教育,有相关的宣传材料和活动记录;有安宁疗护服务的病房或病床

3.5.5依托实体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为常见病、多发病复诊老年病人提供在线服务。要针对老年人特点,优化线上服务,使线上服务适应老年人就医特点和服务需求(1分)

查看信息系统

3.5.6有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障碍解决方案。医疗机构智能技术应用要适应老年人特点,方便老年人使用;区域内医疗机构落实老年人就医“一卡通”要求,保证区域内老年人就医方便(1分)

查看有关现场

备注:护理院有关标准与服务内容不相符的条款不扣分

 

 

3.3.老年友善服务(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适用)

条 目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3.1基本医疗服务

(14分)

3.1.1建立方便老年患者的就医服务流程,逐步整合医保办、门诊办、咨询等服务窗口功能,开展“一站式”窗口为老年患者提供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三优先服务,即优先就诊、优先出诊、优先建立家庭病床,并按流程为老年患者提供服务,建立老年患者就医绿色通道(4分)

现场查看就医服务流程

查看三优先的服务情况

查看家庭病床建立的相关资料

考察老年患者绿色通道情况 (未设家庭病床的不扣分)

3.1.2可提供远程医疗、远程会诊等服务,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2分)

查看现场和业务记录

3.1.3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院、家庭病床制度,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2分)

查看相关制度与业务记录(无设置病房及住院服务不扣分)

3.1.4为老年人规范开展上门服务,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2分)

查看相关制度与业务记录

3.1.5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送药上门”服务(2分)

查看相关制度与业务记录

3.1.6提供药物咨询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多重用药的评估、咨询、指导服务(2分)

查看现场和业务记录

3.2老年健康服务

(18分)

3.2.1规范开展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60%(4分)

查看工作记录和网络后台数据

3.2.2针对签约老人开展疾病评估与高风险状态评估,建立老年综合评估制度,提供老年综合评估服务(2分)

查看工作记录

3.2.3落实老年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等有关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4分)

查看工作记录

3.2.4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规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8分)

查看工作记录和网络后台数据

3.3老年专科服务

(8分)

3.3.1开展老年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6分)

查看文件资料和相关工作记录

*3.3.2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专科服务,如至少提供营养咨询、与养老机构合作提供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和安宁疗护等服务(2分)

查看文件资料和相关工作记录。与养老机构无合作的不扣分。与养老机构合作提供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和安宁疗护的可加分。(最高加分上线为5分)

 

4.老年友善环境(30分)

条 目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4.1交通与

标识

(7分)

4.1.1在门急诊和病区主出入口设有无障碍通道(1分)

巡查门、急诊和病区主出入口

4.1.2应有适老化设施和无障碍设施((1分)

巡查门、急诊大厅和病区,设施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要求

4.1.3在机构主要出入口处有方便老年人上下车的临时停车区和安全标识(1分)

巡查临时停车区、限速、禁止鸣笛、急转弯、减速带等标识

4.1.4宜在楼梯和走廊两侧安装扶手,坡道至少有一侧安装,楼梯扶手应超出坡道和楼梯的两端(1分)

巡查门、急诊和病区的各种通道

4.1.5主要道路岔口处、建筑主出入口处、建筑内各楼层通道分叉显眼处、电梯内外按钮,均应设有颜色醒目、较大字体、简单易懂的标识(1分)

重点巡查标识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4.1.6标识要安装在适当的高度和位置,使轮椅和行走者都能看到(1分)

重点巡查标识安装的位置和高度是否合适

4.1.7小标识牌字体大小至少应不小于30mm,大标识牌字体应不小于60mm;标识颜色对比明显,字体和材质基本统一,导引图上标明有当前位置(1分)

重点巡查标识的颜色、材质、字体和导引图是否合适

4.2建筑与

环境

(15分)

4.2.1机构内部环境整洁,建筑物设置合理、布置温馨(1分)

重点巡查机构室内、室外环境

4.2.2院内地面防滑、无反光,区域连接处平顺、无高低差(1分)

重点巡查地面建筑情况

4.2.3地面、墙面、家具不使用夸张的几何图案和斑纹(1分)

重点巡查各种建筑物上的几何图案是否合理

4.2.4地板、扶手、房门与墙壁采用高对比颜色,便于识别(1分)

重点巡查各种建筑设施的颜色组合情况

4.2.5病房区域照明均匀充足,无眩光,病房内设置有夜灯(1分)

重点巡查病房灯光照明情况

4.2.6病房及公共区域窗户均安装行程限位器,有遮阳装置(1分)

重点巡查病房内的窗户情况

4.2.7病房装配有时钟、日历和提示板(1分)

巡查病房内情况

4.2.8病房温、湿度适中,冬季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夏季节保持在24℃--30℃之间(1分)

监测病房内的温度

4.2.9走道、坡道、楼梯表面有防滑措施,走道、坡道的宽度足以让两个轮椅并行(1分)

重点巡查病房外、楼宇内各种通道是否宽敞和无障碍

4.2.10长的走道、坡道间隔、长楼梯拐角处设有休息区或休息椅(1分)

巡查门急诊、病区等处休息区的配置情况

4.2.11楼梯和走廊两侧安装有扶手,有坡道的地方至少有一侧安装扶手(1分)

巡查各处扶手安装情况

4.2.12易从主入口和重要通道进入电梯,电梯三面安装扶手,电梯门、电动门自动阻尼延时≥4秒(1分)

重点巡查医院电梯门开合时间是否适合于老年人

4.2.13公共区域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坐便器侧面应安装输液挂钩和厕纸盒(1分)

巡查公共区域卫生间的配置情况

4.2.14卫生间门宽应当适宜轮椅进场,遇紧急情况时门可从外面打开;卫生间内应有足够的空间,轮椅可完成转向动作(1分)

重点巡查病房和公共区域卫生间的安全设施和空间大小

4.2.15开展老年医疗或照护的病房,浴室设施能满足自理、半失能和失能老年患者的多种需求;浴室内设有马桶和座椅。有条件的长期照护病区每护理单元应设置集中浴室(1分)

巡查病区浴室配置和安全设施情况

4.3设施与

家具

(8分)

4.3.1病床高度可调或病床高度以患者小腿长度100-120%为宜(坐时双脚踏实着地),床档高度以高出褥垫35CM为宜;长期卧床者宜用减压垫和座椅垫(1分)

巡查病房内床的配置情况

4.3.2病床与家具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可供轮椅通行,使用轮椅患者的病房,床间距应留有轮椅转弯半径空间,便于设备和生活辅助器具的操作(1分)

巡查病房内空间大小情况

4.3.3在病床旁边应设置呼叫器及清晰易于使用的床灯开关(2分)

巡查病房内床旁设施配置情况

4.3.4家具稳固,带轮子的桌椅可制动(1分)

重点巡查病房内家具配置情况

4.3.5桌椅应为圆边或在家具尖角、墙角处安装防撞护角、防撞条;与周围环境颜色对比明显,桌子高度可使轮椅伸入(1分)

重点巡查病房内家具配置情况

4.3.6软垫座椅应防滑、易清洁,织物图案适宜,色彩与环境对比明显(1分)

重点巡查病房内家具配置情况

4.3.7座椅应有扶手,适合老年人使用和安全(1分)

重点巡查病房内座椅

备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置病房、无住院服务、凡涉及病室、病房要求的条款不扣分

 

 

 

附件2

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申报表

基础信息

医疗机构名称

地    址

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申报医疗机构自评情况

自评总分

友善文化得分

友善管理得分

友善服务得分

友善环境得分

工作亮点

(不少于500字)

工作不足及整改意见

(不少于300字)

区(市)卫生健康委评审情况

区(市)级评审

总分

友善文化

得分

友善管理

得分

友善服务

得分

友善环境

得分

 

 

区(市)卫生健康委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设区市卫生健康委意见                 设区市中医药管理局意见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意见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意见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