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积极策应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保持开发区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思路
抢抓“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前瞻布局,积极应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大区”向“先进制造业强区”的历史跨越。
二、发展目标
各项指标达到省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求:全区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规模工业企业发明专利基本实现全覆盖;“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向研发设计、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渗透,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规模骨干企业的应用比例达到70%;智能智慧水平明显提升,加快制造装备数字化更新换代和改造提升,除纺织以外的各行业智能工厂(车间)建设比例达50%以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风电、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先进制造业占规模工业企业70%以上,物流、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成为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3-5年的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制造模式新、集聚效应好、品牌影响大、管理效能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主要任务
1、突出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引进新项目。加强对各级相关文件政策的研究,在经济新常态下,坚持重大项目立区原则不动摇,重点引进风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配强招商队伍,整合优质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项目倾斜。发挥好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坚持主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民资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的同时,以现有企业为载体,强化与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联系与活动,争取引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层次产业落户我区。
2、强化创新突破,增强产业竞争新优势。以风电、热处理两家产业联盟为基础,积极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国家级孵化器大丰科技创业园现有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打造层次高、专业强的众创空间。消除“零专利”规模企业,以创新促进推动企业发展,加速推进蓝科减震、德和等一批有科技基础的中小企业申报国家高企,在提升企业研发创新水平的同时,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丰东、金风、南车等龙头企业加快拓展新业务,与有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积极加强与高校的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努力将开发区产业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进行有效嫁接,充分利用金风、丰东、丰泰流体、博敏、森威精锻等现有规模骨干企业目前处于国内领先的创新技术,联动上海交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积极承担国家相关科技项目,全面带动区内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力争培植1-2个拥有战略必争的核心关键技术,3-5家创新型领军企业。
3、促进两化融合,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在规模骨干企业全面推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相关的管理软件,经营管理全部数据化,采购营销实现平台化,生产过程采用网络化,丰东公司要发挥“无人化智能热处理车间”的引导作用,要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的建设进度,与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实现利用大数据为行业提供咨询、远程管理等服务功能,与产业链关联企业要实现依托工业联网开展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融合服务的功能。
4、加快智能化改造,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智能化工厂(车间)改造工程,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大技术改造和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效益。加快对理研、创一等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省级智能化工厂(车间)的申报。推进南车电机尽快启动智能化车间改造工程。鼓励纺织、阀门、不锈钢等传统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对原有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三年内要取得显著成效,上海纺织、奥凯流体、和丰制铁等企业力争2017年建成智能化车间,培育出一批“专精特”的中小企业。
5、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经济增长新业态。积极拓展制造业服务化新业态新模式,以“互联网+”的理念推进区内佳丰、彩虹纺织品等工业企业设立电子商务公司并正常化运行;力促汇坚商城、抛丸机商城、汇金亚博网价体验中心三个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开创本地OTO销售新模式。拓展江苏省轻工机械产品检测中心、鉴衡认证海上风电检测中心、丰能海服科技公司等科技平台社会化服务功能,在服务全市企业的同时,辐射至全省乃至全国;加快与东南大学共建智能化高新技术研究院,着力开展物联网、现代物流、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等新兴产业服务。推进锦程物流园加快建设,不断完善周边住宿、餐饮、娱乐等功能配套,开辟全国各条专线,建设全省知名的物流集散中心。积极推进生命科学产业园的建设,将权健生命科技产业园打造成为省知名的健康产业服务型制造园区。
6、培育国际化企业,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积极利用海外各类招商活动帮助丰东公司、丰泰流体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宣传推广,培大育强,帮助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充分利用我区的低成本资源吸引国外知名企业进驻,打造若干类似于韩资工业集聚区的专业园区。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申报国家级留创园,加大与海外留学人员联盟等组织沟通衔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领团队项目落户。扶持企业国际化经营,鼓励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络体系。
7、推进绿色制造,形成和谐发展新格局。以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为契机,全面推进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坚决整治关停一批高耗能,低产出企业。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目标,努力破解传统的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鼓励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2020年要比2015年下降2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20年要比2015年下降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20年达到73%。通过技术工作和结构调整双轮驱动,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开发区工业实现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8、提升质量品牌,塑造智能制造新形象。树立品牌竞争意识,鼓励设立产业联盟,对行业内无序、恶性竞争坚决抵制和规范。推行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进程,组织企业家沙龙,做好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观摩交流活动,规上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5S管理达80%以上),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强化项目贡献率考核,新招引项目工业用地年开票销售达200万元/亩以上,年税收达10万元/亩以上。培育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区工业企业50%以上,其中开票销售达50亿元企业1家,30亿及以上企业3家,10亿元及以上企业10家。正大丰海、上海岩棉等龙头企业拥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理研精锻、创一等成长性较强的科技中小企业有知名自主品牌。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实施保障。成立“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项目中心、区经济发展局、区各招商局、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各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对接省相关部门,细化创建目标要求,排出创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各阶段目标时间节点,并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推进。
2. 完善出台相关政策。设立“先进制造业基地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引导资金纳入开发区年度财政预算,首期资金为5000万元,按照滚动发展、不断投入的原则,后三年每年新增引导资金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和新重大项目落户,确保创建成功。
3. 强化目标考核管理。由区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项目及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集约化生产、创建品牌、规模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工作对照创建阶段性目标进行自评,适时邀请上级部门专家来区点评,及时调整完善创建条件。按照引导资金细则要求,对在创建过程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及相关单位及时兑现相关政策,力争早日建成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6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