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直配“马”不停蹄 领跑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5-06-30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草庙镇新场村,提起日常消费购物的首选去处,村民们都会想到肥马小店。

小店虽小,五脏俱全。走进小店,店内宽敞明亮,整洁有序。一百多平方米的店面里,零食饮料、日用百货全部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琳琅满目。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生鲜区,生姜、洋葱、鸡蛋等分门别类地摆放在篮子内,冰柜里存放着排骨、五花肉等肉类冻品,每件商品的标签上都标注着产品名称、包装日期、单价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些原本在城镇超市里的商品,如今在农村百姓的家门口就能买到。

“买菜就图个新鲜。瞧这芹菜多水灵,我买了3斤,打算回去包饺子。”村民朱平是店里的常客,她将挑选好的商品放在收银台,笑盈盈地说,“小店就在家门口,买菜很方便,菜品质量也有保证。”

这样的小店,在我区农村已经开了21家,覆盖草庙、万盈等5个镇。

农村位于物流配送的“神经末梢”。长久以来,农村百姓想要购买品质较高的生鲜商品,只能自行走远路去城镇,极为不便。朱骏和石伟两位青年均出身于农村,深知农村群众的消费困境。2017年6月,他们瞄准农村下沉市场,逐步摸索出“生鲜直配+实体销售”的模式,回到家乡创建了第一家肥马小店。初步成功后,他们开始扩大规模、连锁经营,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激发农村消费活力的康庄道。

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得有好“脚力”。一大早,在肥马小店草庙仓物流中心,货车往来繁忙,配送员正根据每个店的订单,有条不紊地将商品摆放进后备箱里。“我们采取‘公交化’的物流模式,每天向各门店配货三次。”朱骏介绍,为打造高效的生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他们坚持“少配送、勤配送”的原则,根据21家门店位置共制订了5条路线。每天,5辆货车都会准时准点按照时刻表,负责所有门店的货物配送。这一做法有效避免了货品积压,减少商品损耗,从而保证生鲜产品当日配送、当日销售。“公交化”的物流模式,还衍生出了“同城快递”新服务。朱骏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网购的快递只能送到集镇上,现在通过我们的物流,我们可以帮村民代收快递然后送到店里,村民们在店里就能拿到快递,相当于构建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圈。”

“好口碑”的核心在于“好产品”。为保证商品质量可靠,各门店会定期记录商品保质期,并运用模块化下单的方式,向物流中心提交商品订单,全部记录均可查证。在加工中心,鸡蛋、豆制品、蔬菜等商品先经过简单的处理和分装,贴上标有条形码、包装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签,再送至各个门店,确保所有商品可追溯。

马儿要想跑得“欢”,还需要借势发力。自2018年起,肥马小店以每年2家店的速度在发展。2022年初,肥马小店与大丰仓农业集团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其合作建店8家。另外,肥马小店积极拓展与村委会的合作,成功发展出2家村委会加盟店。

肥马小店不仅激发了农村消费活力,还为富民增收持续增添动力。自运营以来,肥马小店已创造了5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超过半数的就业人员是5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她们忙碌在分装、理货等不同岗位,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增加一份收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村集体的合作,结合庭院经济,对农村百姓在自家庭院种植的蔬菜加大收购力度,进一步拓展业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展望肥马小店的发展前景,朱骏充满信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