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是群众居之所住、心之所向。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我区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建设和美乡村,让不少百姓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跨越,也推动了城乡功能互补、互促互进。
[农村宜居宜业 “面子里子”全都有]
走进西团镇龙窑新型农村社区,蓝天白云下,一幢幢连体住宅楼错落有致。中午时分,村民蒋才喜正在厨房忙活午饭,锅铲发出欢快的碰撞声,各种食材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蔬菜是自己种的,刚从门口的爱心菜园里摘回来,吃的就是这口新鲜。”蒋才喜告诉记者,吃完饭后,他准备早早去礼堂占个好位子,看一场热热闹闹的文艺演出。“现在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平时有个头疼脑热走几步就能到卫生室,有空还能去礼堂跳跳舞、看看戏,真是过上了和城里一样的好日子。”
蒋才喜的感慨,是社区村民的一致心声。明亮温馨的新房、家门前的爱心菜园、社区卫生室、便民小超市、文化礼堂、养老服务中心……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的社区生活让大家的生活舒适不已。
除了让村民住有宜居,村里还用上了“绿色低碳”的高科技。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个数字在大屏上不断跳动,分时用电能耗、用能成本、光伏电能趋势等情况一目了然。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苏北地区首个近零能耗农房示范项目,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用电全部由屋顶光伏发电提供,实现了能源的就地消纳。这一既节约开支、又节能减排的做法,点亮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好房子不仅环境美、科技新,还要跟当地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一体规划,才能激活乡村振兴密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双向流动。大中街道恒北村做足“梨产业”文章,不仅吸纳社区居民通过就近管护梨园增加收入,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梨花节、梨园采摘、温泉度假、农耕体验……丰富多彩的农旅项目,吸引一批批城市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游,红火的民宿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丰华街道朝荣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安居乐业、红色朝荣”的规划定位,精心打造“青砖白瓦围院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在“留住乡愁”的同时,深入挖掘烈士命名村红色文化资源,坚持新型农村社区与基层党组织阵地同步建设,倾力打造“红色邻里”党建品牌,让“红色文化”“红色邻里”在“红色朝荣”交相辉映。以此为依托,该村红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既传承发扬了红色基因,也让红色乡村在历史长河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农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我区把农房改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快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步伐,努力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今年1-4月份完成农房改善645户,其中进城入镇11户,进新型农村社区7户,插建翻建86户,维修加固536户(其中包含31户退宅),退宅还耕5户。据了解,自苏北农房改善行动实施以来,我区共改善农房24240户,建成23个新型农村社区。累计创成1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总数全市第一。
[城市更新蝶变 “颜值气质”双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既要补短板,也要强基础。我区在立足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修复”“文化提升”“城市旧改”等策略,推进城市更新,实现城市“颜值气质”双提升。
在城区金都贸易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建设工人正在弱电管线序化、旧墙面铲除,进行墙体出新。今年我区对金都贸易城、飞轮厂宿舍区、北解困房、汇贤居片区、五中宿舍、人行宿舍片区6个小区(片区)进行提升改造,涉及整修房屋、环境提升、改善基础设施等,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近5年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2个,涉及545幢楼宇,改造面积117.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1万户。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面子工程,对民生的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外墙重新粉刷、屋顶防水维修,不仅让老旧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也让住房质量得以提升;荒芜的空闲场地上,增设了全新的健身器材,家门口多了休闲健身的场所;空中乱布的电线“蜘蛛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有序的管线,减少了用电的安全隐患,居民们住得更安心了;无论是楼梯间为老人安装的移动座椅,还是楼道口、厕所间的无障碍设施,暖意彰显在每一个细节之处……一个个切实的改造举措,解决的都是居民们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
老旧小区是城市沉睡的角落。唤醒老旧小区,不仅惠及城市居民,也盘活了城市存量资产,提升了城市形象。改造工程带动了建筑、装修、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积极承接了进城入镇的农村群众。通过实施包含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城市更新行动,城与乡在联通、融合中展现蓬勃生机、释放巨大潜能,不断创造出经济发展新的可能性和增长点。“我们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先后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水环境治理、城市道路大中修工程等一批惠民利民的民生实事项目。”区住建局市政所所长陈卫表示,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建设既能提高城市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一体化建设。
如今,行走在卯酉河畔,微风轻拂,河水清澈,岸边鲜花盛放,偶有一两只白鹭轻轻掠过河面。忙碌的城市里,流淌着盎然生机。以城市更新为笔、功能提升为墨,一个个民生痛点被疏通,一处处城市肌理被修复。我区聚焦城市补齐短板,完善以城市体检评估为路径、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以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为目标的城市建设机制,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弱项,精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科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努力改出高品质、展现新面貌。今年,我区共实施城建重点项目6大类25项,其中新建16项、续建9项,计划总投资约84.63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约20.97亿元。目前在建项目13个,已完成年度投资约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