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镇以“云端”力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5-22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5月15日下午,在刘庄镇海合源家庭农场,“和美刘庄”抖音号的一场助农直播火热进行。镜头前,该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顾昱和翟庆妍手捧金黄饱满的香瓜,向观众介绍品种特点和种植故事。“我们刘庄的香瓜都是现摘现发,咬一口嘎嘣脆,汁水足,又香又甜……”随着一声声卖力的吆喝,直播间的热度节节攀升。这场看似平常的直播,不仅是刘庄镇首次尝试通过抖音平台销售农产品,更成为观察当地乡村振兴路径的一扇窗口。

这是“和美刘庄”抖音号的首场助农直播,为了这场直播,他们提前做足了功课。“我们先去海合源家庭农场尝了香瓜,确实甜,然后拍了宣传视频,在抖音、朋友圈预热了好几天。”顾昱一边展示手机里的预热视频,一边告诉记者,他们农村工作办公室还专门学习了抖店运营流程,与申通快递对接争取到较低物流成本,提前制作了商品链接。1小时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达2122人,6.9元/个的亲民定价搭配“4个包邮”的贴心服务,让这场首播收获了“开门红”,订单分布盐城、扬州、南京、上海、宁波等地。

今年是试种,种了差不多4亩地,有早甜脆、花美人、金冠3个品种,销路还可以,长了也不愁卖。有这个直播活动相当好,我们非常欢迎。”镜头外,该农场负责人校安红蹲在瓜棚里向记者介绍。“去年尝到山东客户送的一筐瓜,觉得这个品种在咱们这儿肯定能成。”这位敢想敢干的农人今年正月十七种下从山东采购的种子,通过网课学习种植技术,3个品种的香瓜在4个大棚里蓬勃生长,线上线下双渠道走向市场,与洋葱、药芹、玉米等作物共同编织着农场的多元经营图景。

“触网”尝试的背后,是刘庄镇对乡村振兴路径的深度探索。“和美刘庄”抖音账号自3月6日发布第一条乡村振兴视频以来,已发布的18条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50万次,镜头掠过绿浪翻滚的麦田、整齐排列的蔬菜育秧棚、热闹的乡村大集,记录着“名校优生”视角下的田园牧歌,勾勒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立体画卷。“账号运营既要‘接地气’展现田园生活,也要‘专业化’掌握流量密码,我们想通过年轻人的视角,让更多人看到刘庄的变化。”该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杨开轩表示。为此,他们研究短视频算法规则,通过养号提升权重、优化发布时间、设计互动话术,逐步积累起一定的粉丝群体。

直播间的香瓜,只是刘庄镇乡村振兴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行走在刘庄,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路边的洋葱田一望无际;手工加工坊里,“巧姨”们灵巧的手指翻飞,将零散配件变成精美工艺品;闲置辅房中,菌菇在恒温环境里悄然生长……近年来,该镇持续拓宽“六种经济”模式覆盖面,推动传统农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以新桥大米、东方草莓、友谊洋葱等农产品为拳头产品,集聚东联冬瓜、良好菊花等农产品,与荷兰花海、抖音小店、飞马小店等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运营“和美刘庄”抖音号,定期上传“镇村新鲜事”,吸引本地、外地人群,扩大粉丝群体。扶持手工经济特色企业,加大村级领办项目设备投入,合作烘干设备收益显著,“共享农场”试点成功,带动更多富余劳动力参与到手工经济中,持续推动手工经济向智能化、个性化发展。以专业人才推动手工经济由“来料加工”向“来图制作”“设计自主品牌”升级,持续扩大“乡土牌”优势、突出“小手工”优势,真正实现富民强村。截至目前,全镇已有2214户、3211人参与“六种经济”,人均年增收6000元。

农业项目的引擎作用同样强劲。今年,刘庄镇将农业招商摆在重要位置,重点跟踪无锡禾饴储物流项目,积极与顺捷农业沟通,争取深入合作。汝译食品投产达效,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与此同时,发挥恒兴饲料、丰汇代餐等龙头企业优势,架好沟通桥梁,引导大户、散户积极与企业签订原料收购合同,发挥村自主经营优势,增加“订单式”种植面积,提高村集体收入。

“现在打包的香瓜,今晚就能发车!”当天直播结束后,“和美刘庄”运营团队又发布了一条视频,镜头扫过打包发货的忙碌场景,定格在农户的灿烂笑容。当直播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当抖音账号连通城乡市场,刘庄镇正尝试云端激活乡村资源。正如杨开轩所说:“我们要让‘和美刘庄’成为展示窗口,更要让它变成致富引擎。我们拟依据农时,计划直播带动洋葱、西瓜、麻辣鸡等产品。争取在把‘和美刘庄’打造成展示刘庄特色的载体的基础上,扩大影响力,借助直播平台,积极与各村对接,用好‘六种经济’模式,从源头抓起,推广村集体、老百姓的农产品、手工制品,打通销售壁垒,实现降本增效,协助富民增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