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在大丰博物馆沉浸式感受世遗湿地文化脉动

发布日期:2025-05-19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核心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区博物馆结合“非物质遗产”子主题,发起一场遗产对话与教育实践,让学生们在历史文物与文化展示中感受大丰独特魅力,共同探索博物馆在世界遗产守护与创新研学教育中的时代使命。

走进大丰博物馆,孩子们的目光纷纷被序厅的“海韵千年”浮雕吸引,翻涌的浪涛中,麋鹿昂首、盐工挥汗、帆影交织,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好奇心。在二层的“黄海湿地”展区,一场生态知识的奇妙之旅正在开启,即将揭开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神秘面纱。通过沧海变桑田的动画短片,孩子们聆听了美妙的湿地鸟鸣交响曲,对这片世界自然遗产地有了生动认知。学生李奕一边听讲解,一边认真记着笔记,他开心地说:“原来这些小鸟每年都要‘搬家’,我还听到了它们的叫声,都很好听。这里的一切都很有意思,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除了黄海湿地,大丰的非遗文化也在博物馆中熠熠生辉。在“热土流金”展区,战国时期的金币“郢爰”成为全场焦点。一个个金色的小方块整齐排布,清晰的图案文字雕刻其上,静静诉说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孩子们充满好奇与兴奋,屏气凝神地观看展品,不时热烈讨论。步入煮海熬波区域,海浪声的模拟环绕音效随之响起,盐工们赤膊熬盐的全息影像在眼前上演。“大型沙盘+制盐艺术模型+舞台式演绎”的互动技术,让同学们沉浸式地感受古代制盐的智慧与艰辛。家长李芸茹带着孩子一同来博物馆参观,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和精彩的展陈设计让他们目不暇接,她告诉记者:“孩子刚才指着盐工熬盐的影像问我,古代的小朋友会不会帮忙晒盐?这种沉浸式场景让历史‘活’了过来,连我们大人都被震撼了。”一旁的另一位家长也表示赞同,孩子在这里不仅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生态,还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看着他充满好奇地探索,我觉得这次来对了”。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黄海湿地的生态画卷与非遗文化的千年脉络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为未来的文化传承注入了少年力量。区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钟青洋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这样鲜活的教育。我们设置这些展区,就是想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大丰的文化瑰宝,无论是黄海湿地的生态知识,还是非遗文化的独特技艺,都能在他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