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833亿元,同比增长6.5%,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84个、新竣工56个……
培育开票销售超10亿元工业企业25家、纳税超千万元工业企业60家,居全市前列……
今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25个、竣工项目12个、投产项目18个,实现首季“开门红”……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宛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大丰区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2024年以来,大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铆足干劲拼经济、稳增长,千方百计强产业、攻创新,全力以赴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奋力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聚“链”成群项目建设加速跑
行走在卯酉大地,放眼望去,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遍地皆是项目落地、产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处处脉动着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强大气场。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2024年,总投资60亿元的蒂艾埃姆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园区通过构建共享协同数字化智能发展平台,致力于打造“工业4.0”标杆园区,满产后预计实现年开票销售100亿元以上;阿特斯储能、理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竣工投产,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芬兰挪世航力公司投资1500万欧元的旋筒风帆项目竣工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的“大丰速度”。阿特斯储能电池电芯项目竣工投产,通过智能化、数字化、MES系统信息化等手段融合建设数字化生产车间,进一步延伸大丰产业链条。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为大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上扬。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支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大丰持续释放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紧扣“3456”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做好“内培外引”文章,打造专职、专门、专业招商队伍,高频次组织各类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不断壮大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4年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145个。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大丰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全力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好“两问一送”服务机制,全力服务企业运行,做到一喊就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让企业充分释放产能、提升效益。支持现有企业规模扩张,助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联鑫钢铁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正泰新能源上榜江苏民营企业200强,谷登机械入选中国工程机械专业化制造商50强。
向“新”提质产业升级动能足
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业态,大丰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越来越有“新”意,一场推动实体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
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投资1.18亿元的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精密部件扩建项目,部分设备已入场,即将开启新的生产;创一精锻持续深耕电子离合器领域、理研科技打造高效节能的现代化生产线……越来越多的汽车产业链企业纷纷入场,向“新”而行。随着一个个关键汽车零部件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将极大助推传统汽车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
大丰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大丰未来产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53%,吉电绿氢项目入选省级氢储能示范项目,岚泽绿色甲醇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开票销售超540亿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开票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阿特斯储能电站、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投入运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40个,建成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家、智能车间29个,新增省五星上云企业47家,展现出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昂扬态势。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丰区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攻坚年”活动,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93家,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4家、省级瞪羚企业6家,4家企业荣获“中国好技术”称号,全市最多。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大丰科技创业园被评为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唯一,金风科技获批建设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大丰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质量强区培育建设城市。
勇“碳”新路绿色发展谱新篇
一片片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熠熠生辉,一个个风力发电机巍然耸立、随风转动……沿着滩涂湿地一路眺望,处处呈现绿能澎湃、“风”“光”无限的动人景象,释放出大丰向“新”求变、蓄能未来的强烈信号。2024年,大丰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460万千瓦、占全市近30%,全年新能源发电量98亿度、平均每秒产生310度绿电。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应势而谋。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大丰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努力在世界新能源产业版图中嵌入更多“大丰坐标”。
作为全市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的典范,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区在全省率先形成了绿电物理可溯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消纳、可溯源的绿电,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智慧能碳管理平台投入运行,英国标准协会、美国洛基山研究所等17家机构挂牌入驻,国际标房全面竣工,两轮电动智能车生产基地等项目成功落户。大丰港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大洋精锻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天合光能成为国内光伏行业首家零废、零碳“双零”工厂。锚定绿氢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大丰编制《大丰绿氢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以健全完善绿氢产业链体系为目标,特色构建“2+1+N”的绿氢产业体系。如今的大丰,向“绿”而行、向“新”而进,新质生产力正不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潮涌黄海风正劲,奋楫扬帆正当时。当前,大丰正处于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上海大都市圈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黄金机遇期,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其兴可待。站在新的起点,大丰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持续筑牢“稳”的态势、提升“好”的质效、积蓄“进”的动能,奋力交出一份“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