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经济开发区风电产业园的金风科技大丰总装厂,记者看到,一台台风电机舱有序排列,整个车间干净整洁,工作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销往海外的订单,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22年,金风科技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入选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在去年年底中国科协发布的2023年“科创中国”榜单上,该公司“大功率直驱永磁系列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功入选。该公司还在我区布局全球领先、功能最全的风电实验室,包含产业链完备的风电产业中心、检测能力齐全的风电研发技术中心、符合国际标准的海上风电培训中心等,这些创新平台的建立,不仅为金风科技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区风电装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和科技创新“主阵地”的优势,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向着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开发区着力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在企业增量培育上,聚焦四大主导产业链和创新链,推动中小企业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路径梯次发展,计划培植新韩健康科技、恒茂新材料等5家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针对现有企业,积极引导茵钥科技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鼓励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等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此外,以数字经济为驱动,组织双一科技、长展科技等35家企业申报国家高企,支持洪田科技、君霖科技等企业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成长为科技型领军企业。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开发区全力打造科技力量“大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深化园区改革成果,发挥科技人才局职能,出台激励政策,吸引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等参与专业孵化器建设,构建“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集聚”的新型孵化培育体系。在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方面,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青岛大学海洋风电研究院与金风科技等企业合作,支持金风科技国地联合实验室创建省重点实验室,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开发区立足“双招双引”,依托人才发展公司,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引进高精尖人才,推动人才生态与产业生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为企业自主创新筑牢人才根基。
深化产业链条,突出科技创新“硬支撑”。开发区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工作,致力于突破西门子产业生态基地、浙江精工碳纤维等科技型、创新型产业项目,不断拓展产业边界。并围绕“3456”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例如,布局氢能储能、高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速推进南瑞数字产业园、双瑞海上风电片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同时,坚持“科创+产业”的发展道路,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打通科研、产业、金融通道,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个个只争朝夕的生产车间,一座座崛起的创新企业,开发区正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在打造高质量发展“最强引擎”的征程中,擘画更为精彩壮丽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