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筑和美乡村 内外兼修绘宜居宜业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11-13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朝荣村的庭院里草叶逐渐金黄,海防村新修的水泥路旁路灯整齐排列,村民们或在文体广场健身,或在田间打理作物,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画卷在丰华街道的土地上徐徐展开。今年以来,该街道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精雕细琢、内外兼修”为实践路径,既抓项目落地补短板,又谋产业长效促增收,更重治理创新激活力,让乡村既有“高颜值”的居住环境,又有“强动能”的产业支撑,更具“有温度”的治理服务。

[项目为基:精绘宜居底色,长效管护守成果]

走进丰华街道和美乡村建设片区,5.2公里新修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312盏崭新路灯照亮村民夜间出行路,156户无害化卫生户厕让村容更整洁……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源于街道围绕“十有标准”编排的35个建设项目。截至目前,3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农村供水保证率、高标准农田覆盖率均达100%,2个行政村文化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生态颜值”与“宜居质感”愈发凸显。

在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上,该街道既重“一时美”更求“长久美”。聚焦“一部”“四沿”“五旁”重点区域,新购置垃圾桶500只、新建维修污水管网4.8公里,累计整治河道7公里、建设生态护坡2公里;同步建立“142名保洁员网格化管理+每月抽查考核”机制,通过街道抽查、村居自查、村村互查,确保卫生死角“底子清、清理快”,让水清岸绿、村容整洁的美好环境成为常态。

[产业为要:激活增收动能,联农带农扩覆盖]

“以前种大蒜只靠卖原料,现在有了经纪人联盟帮着把控质量、找销路,还能盼着精深加工项目落地,收益肯定能再涨!”海防村种植户的满心期待,正是丰华街道以产业促增收的生动缩影。片区内大蒜、小葱、莴苣等特经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达95%,“海防莴苣”“朝荣莓小鹿”获评绿色农产品品牌,大蒜经纪人联盟已投入运行,正推动“裕华大蒜”品牌向“精深加工+农技服务”延伸。

产业带动下,村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今年以来,该街道参与手工经济、劳务经济的农户新增334人,人均年增收1500元;朝荣村民宿接待97批次192人,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该街道还计划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海防村依托冷库项目发展净菜加工、“产—销—存”一体化产业链,朝荣村改造闲置房屋建“产学研”基地,自营30亩土地种植草莓新品种,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20万元;同时,海防村劳务公司也将进一步统筹闲置劳动力对接市场需求,朝荣村则拓展“农旅+民宿+研学”模式,联合荷兰花海、知青纪念馆打造“四季可摘”采摘园,让“六种经济”真正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经”。

[治理为魂:三治融合聚合力,共建共享促振兴]

乡村和美,不仅要环境宜居、产业兴旺,更要治理有效。丰华街道深挖朝荣村“烈士命名村”的红色资源,依托陈朝荣烈士展陈馆、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感恩教育、移风易俗活动,用红色文化涵养文明乡风;通过民主恳谈会、村民议事日等形式,邀请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规划、项目推进等事项,让“村民事村民议”成为常态;建立乡村法律顾问制度,定期开展法律知识普及,联合公安部门常态化打击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以法治护航乡村稳定。

如今的丰华街道,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特色产业富了村民袋,文化广场乐了百姓心。该街道将继续以“精雕细琢”的匠心抓建设,以“内外兼修”的追求谋发展,在项目管护、产业升级、治理创新上持续发力,让和美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真正成为村民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