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积极响应全省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部署要求,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组织实施“堡垒1+1”村村联建共振兴行动。打破传统村界地域壁垒,采取先进带后进、强村帮弱村方式,40个村结成20对联建共同体,通过组织联建、项目联创、资源联享、治理联动,实现从“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发展”,从“单兵突进”升级为“整体联动”,共同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图。
组织联建共育人才队伍。大中街道恒北村和恒丰村充分发挥一体化发展基础优势,以组织联建为纽带携手前行。两村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齐聚一堂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推动中心工作统一布置、重点任务统一协调、重点事项统一决策。实施村干部双向交流机制,恒北村先后选派3名优秀村干部到恒丰村担任“联建指导员”,帮助查摆问题、建言献策。恒丰村分批选派2名有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到恒北村挂职锻炼,学习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农旅融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还积极加入恒北村的“111”志愿者微服务队伍。此外,两村还结对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创业、乡村治理等方面培训,定期带领村干部外出观摩学习,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项目联创实现产销双赢。面对传统农业村庄如何富民增收的现实难题,小海镇新圩村和唐中村的党总支书记经过多方联合调研论证,决定以果蔬种植为突破口,深入开展项目联创,通过企业化经营实现降本增效、联农富农。今年4月,两村联合成立八零九零农业有限公司,承包镇农业园区近300亩土地进行果蔬种植,先后引进种植了新品种黄瓜、甘蓝等果蔬。“如果走传统的蔬菜渠道,很难提升附加值,所以我们就正儿八经拿它当水果卖。”唐中村党总支书记宗进说。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在当地示范推广10余种新兴果蔬,带动41户村民参与种植,同时打通网络销路,把果蔬产品上架拼多多、叮咚买菜等网络平台,最多每月供应甘蓝1.5万公斤、水果黄瓜1万公斤,截至目前,公司销售额已突破20万元,有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资源联享助力延链增收。白驹镇民窑村党委综合考察本村的环境条件,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引导农户利用家前屋后、河坡清坎种植薄荷、紫苏等中草药材,并与白驹镇唐西村开展联建共建,带动唐西村村民共同种植薄荷18亩。“想要带着村民们致富,必须要党员干部走在前面探路。”在前期种植实践的基础上,民窑村党委书记肖生存带头多次赴安徽亳州中草药市场调研,与亳州医药集团建立销售合作。为进一步促进发展资源共享,民窑村党委牵头新上中药叶片烘干生产线2条,与唐西村共享加工生产线和销售渠道,全链条帮助两村村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兜底解决村民销售后顾之忧。唐西村新上的粮食烘干生产线也与民窑村共享,有效解决两村及周边地区种粮大户的烘干需求,提升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为强村富民发展注入新动能。
治理联动探索融合共治。草庙镇圩东村党总支和北灶村党总支探索建立服务联动机制,整合双方和美乡村治理服务队,统筹发挥圩东村梨花圩治理服务队治理经验优势和北灶村志愿服务队的人员数量优势,共同开展扶贫助弱、关爱老人、便民服务等工作。两村深化开展活动共办,累计举办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2场次,共办“庆龙年,迎新春”等节庆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两村共同设置“五老”工作室、新乡贤评理堂,积极引导群众、乡贤及各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治理,让群众遇事“好商量”、解决问题“有阵地”,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6起。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两村创新建立“时间银行”“工分制”兑换机制,截至目前已向村民兑换奖品价值3万余元,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