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乘风逐“绿” 向海而兴

发布日期:2024-08-30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 [字体: ]

初秋时节,江苏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草丰茂,成群的麋鹿在这里休憩、觅食。多年来,保护区通过引种扩群、行为再塑、野化放归,让麋鹿数量完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嬗变,创成了五项“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麋鹿种群数量最多、麋鹿基因库最完整、野生麋鹿种群最大、人工驯养麋鹿种群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为人类拯救濒危物种提供了典型的成功范例。今年,麋鹿种群数量首次突破8000头。

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从盐碱荒地,到世界遗产;从咸涩海水,到清甜“海露”;从一处风景,到多元产业……8月27日,“机遇中国‘碳’路盐城”中外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盐城大丰区,35家主流媒体记者和知名摄影师深度探寻大丰绿色低碳发展“奥秘”。

风光无限,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在沿海公路眺望,一台台巨大的白色风车屹立于海天之间,风机迎风转动,源源不断的“绿电”通过海底电缆汇流至升压站,接入电网后点亮万家灯火。

大丰坐落黄海之滨,拥有112公里海岸线、1000多平方公里滩涂和近5000平方公里海域,沿海及近海70米高度风速超过7米/秒,全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000到2300小时,是江苏光照条件最好的地区。富足的风光资源、绵延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滩涂湿地资源为大丰风光电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2023年,盐城大丰区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4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建成并网252万千瓦,占江苏省的21.2%、盐城市的45.5%;新能源发电量94亿千瓦时,超过全社会用电量。

大丰,是盐城打造“海上风电第一城”的生动缩影。从2009年起,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等风电行业领军龙头企业“追风而来”抢滩大丰沿海,在这里形成风电整机及相配套产业研发制造及运维服务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条。

零碳园区,探索绿证交易先行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光伏并网、绿电入园,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绿电物理可溯源成为现实。经过改造的电力设备可完整记录每一度电的来源,精准做到绿电物理溯源。

稳定、可溯源的绿电是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打造国际合作产业项目承载区、绿电绿证交易先行区和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

园区将风电、光伏等绿电汇集输送至企业,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分布式光伏、签订长期购电协议(PPA)等模式,形成可溯源绿电供能。目前,园区已成立碳智信公司,与BSI、RMI、I-REC、CQC等16家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合作,推动绿电溯源、碳足迹认证与国际接轨,为园区企业提供零碳全生命周期服务。

向海而生,串藻成“链”蓝海掘金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资源宝库。在盐城市大丰区,一场关于海洋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2011年起,大丰规划建设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园,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生物食品、海洋生物保健品、海洋生物化妆品四大核心板块,吸引入驻了明月海藻、康庭生物、环球海洋、优度生物等一批知名海洋生物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走进位于盐城大丰区的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仿佛进入了一个形形色色的海藻世界。食品、药品、化妆品……一棵小海藻蕴含大能量,被做成了健康大产业。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乃喜表示:“明月集团主导产品褐藻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30%以上,畅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科技的进步,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捕捞和初级加工,而是逐渐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延伸。明月集团近些年通过“产学研”合作,利用优势平台、整合资源,建立国际合作、跨行业合作,协同创新、联合开发,成立国内首个海藻生物孵化器,建立首个海藻企业技术研究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