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大丰川东港美丽海湾,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水清滩净,鱼鸥翔集。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黄海湿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着力绘就人海和谐美好画卷。
暑假期间,到日出海湾打卡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或休闲漫步,或海滩拾贝,或岸边骑行,一幕幕近海亲海、人海和谐的美好画面正在上演。“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野生的麋鹿在水里面嬉戏,鸟儿自在地飞,入眼都是绿草、碧水、蓝天,是一个解压散心的绝佳去处。”游客李娟感叹道。
日出海湾的火爆出圈是大丰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一个缩影。川东港是国家级的美丽海湾,海岸线全长19.2公里,行走在美丽海湾的各个角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景象尽显。多年来,我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让这片海湾实现了从盐碱荒滩、杂草丛生到水草丰茂、岸绿湾美的华丽转身。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各种珍稀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在这片湿地上不仅生活着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麋鹿,还分布284种鸟类、24种兽类,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2种。眼下,结束了鹿王争霸的麋鹿们进入了新一轮繁殖期。成群的夏候鸟也已经抵达,每年都有数百万只候鸟来到川东港繁衍生息。
黄海湿地公园有限公司副经理施伟介绍道,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退渔还湿,恢复水生植被等方式,大大改善了川东港的湿地生态环境。未来将继续坚持科学治理、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原则,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守护川东港美丽海湾这片生态圣地。
生态“含绿量”也提升了发展“含金量”。美丽海湾建设不仅造就了美丽的景色,还持续产生经济效益,汇聚起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势。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我区积极实施“退渔还湿”,在退养区域因地制宜首创“生态+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模式,采取部分收割稻谷的模式,一部分稻谷作为鸟类的食物来源,另一部分进行售卖,让谷物售卖产生的经济收益作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后期管护经费,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循环互补的良好局面。此外,创新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先后协调引入风电项目生态补偿资金共1900万元,将占用生态资源的补偿资金真正用到生态修复上,提升了资源补偿资金利用的长期价值,同时也为今后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