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7-12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江苏康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迎来了一件喜事,企业负责人李军帅拉着区科技局工作人员的手感慨道:“感谢你们的牵线搭桥,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位于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园内的江苏康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海洋生物新材料、甲壳生物多糖及其衍生物,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医用新材料、食品、保健等领域。由于生产需要的壳聚糖提取工艺复杂、产物纯化难、生产成本高,公司遇到了不少技术瓶颈或工艺难题,所以一直以来求贤若渴,但又苦于没有门路。区科技局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武汉理工大学化工与生命学院。

康庭生物和武汉理工大学的成功“牵手”,正是该局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又一真实缩影和生动案例。近年来,该局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主线,持续推进搭建创新载体平台,努力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生态体系,大力促成产学研合作及人才招引,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

如果把创新作为产业转型逻辑的起点,那么汇集了人才、金融、服务、设备等科创要素的创新载体平台是一切的基础支撑。该局以创新策源为导向,不断推动创新载体建设,在高企培育申报上出实招、在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上下力气,2023年第二批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认定41家,全年共认定91家;29家企业通过2023年度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正大丰海获批盐城市首批离岸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指导企业做好相关基础工作方面久久为功,上半年,该局组织79家企业申报2024年第一批盐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江苏省盐酸米诺环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评获评合格;新申报省研究生工作站3家;组织2023年获批的2家企业签订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合同。

建好了平台,推动形成更多的技术对接、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是走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步。6月份,江苏省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盐城大丰)专场对接会在大丰召开,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围绕高效农业等相关领域,发布了133项最新科研成果和课题,参会的60余家企业负责人与高校院所专家围绕企业需求进行广泛探讨和对接,引起热烈反响。近年来,我区陆续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及研究院等机构,协同开展产学研对接工作,有效挖掘企业技术需求,不断汇聚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推动区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上半年,该局共摸排我区企业技术需求52个,征集高校科技成果1308项,签订校企联盟1个,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82项,拜访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13所高校院所,探索更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合作路径。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组织开展“科技盐城(大丰)行”活动9场、“盐城(大丰)科技行”活动7场。推荐博敏电子、中车电机2家公司申报国家领军人才项目,推荐4个项目申报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项目;推荐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科研人员申报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该局负责人表示,他们牢固树立为企服务意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主动为企业“问诊把脉”,及时了解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引领带动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