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春风起,奋蹄正当时。迈入龙年的卯酉大地战鼓阵阵,激情涌动,全区各板块摩拳擦掌,拼开局、忙生产,定目标、谋发展,“龘”响“开门红”,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忙碌春景。据区工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区43家重点企业持续生产。截至2月18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484家复工,复工率达82%,比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预计2月19日复工企业达533家,复工率90.3%,比同期提高11.3个百分点。
春节期间,位于大丰经济开发区的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为保证订单正常交付,广大员工放弃休假,3条生产线、600名工人加班加点,生产车间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据了解,阿特斯自落户大丰以来,始终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不断扩大产能、提升效率。今年企业还会对老生产线做技术改造,进行产品更新迭代,实现P型向N型技术升级。充足的订单,紧张的工期,让同样位于大丰经济开发区的洪田科技有限公司忙得停不下来。该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成套锂电铜箔高端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了铜箔生产装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这一难题,实现锂电铜箔设备制造国产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春节里,来自韩国的订单让企业早早复工,在该公司阴极辊车间,机器转动,工人师傅在抓紧生产新能源锂电铜箔核心装备阴极辊。“由于在手订单充足,我们部分核心岗位从大年初五就开始复工复产。阳极槽车间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各种新设备正在紧锣密鼓的安装,将在3月份实现车间的提产达效。”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杨军介绍,公司充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并加以消化创新,通过技术研发和攻关,实现了电解铜箔高精密设备的国产化,打破了进口设备对国内高端电解铜箔市场的垄断,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据了解,该公司制造的智能成套装备,可以生产出厚度3.5微米的电解铜箔,是同类产品中世界最薄的,大约是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同时,主打产品阴极辊最大直径做到了3.6米、幅宽1.82米,同样也是世界之最。
沪苏集聚区是大丰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走进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电池车间和组件车间有序生产,一排排智能化设备首尾相连高速运转,一辆辆AGV小车忙碌穿梭。该公司致力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靠性受到多家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认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区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2023年度,实现开票销售超百亿元,税收超8000万元,是沪苏集聚区第一家开票销售超百亿的企业。该公司春节期间不停工,坚持边技改边生产,将近800名员工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产一线,为企业稳健发展添砖加瓦。截至目前,公司已全面复工复产。“正泰新能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专注于‘致力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光伏组件供应商’目标,我们将持续释放正泰新能源品牌优势,持续为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赋能。”该公司总经理薛峰表示。
丰华街道(高新区)是我区复工复产较快的板块之一,辖内共有工业企业80家,其中规上企业16家,目前规上企业复工率达100%。蜂巢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生产车间内,智能生产设备开足马力、全速运转。春节期间,该项目生产线忙碌“不打烊”,日均400余人坚守岗位,处处活跃着建设者们守品质、筑精品的身影。目前,该项目电芯成品PACK2条线、电芯2条线开足马力生产。作为盐城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的重大项目,该项目被纳入全省重大项目名单,规模体量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可全方位提升大丰动力电池装备制造水平,对全市的动力电池产业也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走进位于新丰镇的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员工精神饱满,各条生产线全力运转,员工们安全有序作业,在浓厚的新春氛围之中,展现出团结一心、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目前公司订单爆满,产能全开,我们有信心完成2024年度生产目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大年初四开始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复工率达95%,开工情况良好,员工正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干劲迎接新春“开门红”。作为一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深耕冷温精密锻件领域,产品已经达到行业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是比亚迪、宝马、奥迪、奔驰等30多家中高端主流车企的配套供应商,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完成销售4.5亿元,同比增长15%。今年,该企业三期厂房将投入使用,其中配置1台进口的德国舒勒设备,可再度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投入。预计新设备投入以后,会达到5.5亿元的销售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