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区,“全力拼经济”的热烈氛围扑面而来。园区内车辆川流不息,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发展乐章。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已然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区紧紧把握“双碳”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全力加速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
在园区,每一家企业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以及绿电使用状况,都详尽地展示在碳谷智造中心的大屏幕上。借助这一数据平台,园区内绿电的使用轨迹清晰可溯。不仅如此,园区还以欧盟的严格标准为参照,与当地国网公司携手建设变电站与储能设施,达成对企业的“绿电直供”模式。企业通过园区的“能碳智慧管理平台”进行自主申报,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顺利实现碳排放认证,确保产品高效出口海外市场。园区还积极与国内外双碳领域的知名管理机构展开对接,推动绿电溯源认证、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园区已与 BSI(英标协会)、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 16 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满足园区企业在零碳全生命周期的各类服务需求,从长远视角来看,园区将为中国企业搭建坚实的发展平台,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智慧化管理水平,园区内多家企业正深入开展节能改造工作。联鑫钢铁积极引入前沿的节能低碳技术,全方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功入选全国“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行列。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优化生产工艺,采用低碳能源,不仅能有效节约能源成本,而且在降低碳排放的过程中,企业的运营成本也随之下降。园区对片区内的各类需求进行统筹整合,切实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园区已成功完成6个项目,实现年节能4.35万吨标煤。17家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累计投资2.56亿元,实施45个节能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节能诊断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预计可实现年经济效益1.24亿元,年节能4.27万吨标煤。
在产业链发展方面,风电产业的领军企业金风科技的业务范围覆盖全球6大洲、42个国家,其累计出口海外的风电机组总量占据中国总出口量的近50%。今年,由我区自主“智造”的5套新能源发电系统和绿电驱动淡化设备,在马尔代夫的五座缺水岛屿上稳定运行,成功解决了当地 2000多名居民的生活用水难题。随着2026年1月1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正式实施,众多有出口业务的企业都将面临国际碳关税壁垒的挑战,而园区现有的“绿电直供”与碳排放认证服务,将为江苏乃至全国的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有力保障。
逐“绿”奋进,“碳”索未来。站在未来发展的前沿“风口”,我区将充分发挥绿电核心优势,以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孵化,继续以开拓者的姿态奋勇前行,书写绿色低碳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