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我区组织编制了《大丰区“暖心政务1629”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3月15日—4月17日。征求意见期间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单位名义提出的意见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必须签署本人真实姓名。
地址:盐城市大丰区飞达东路100号丰华大厦613办公室;电话:0515-83927211。
盐城市大丰区行政审批局
2023年3月15日
大丰区“暖心政务1629”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决定在全区开展“暖心政务1629”行动,现结合大丰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深化政务服务领域审批效能和服务水平,以更快更好更方便群众办事为导向,从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和事项做起,推动更开放、更智慧的服务新方式,促进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二、工作目标
以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务服务+网格”、政银合作等方式,打造“暖心政务e站”,率先梳理出一批企业群众在家可办、能办、好办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政务服务从纸间到指尖,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办事窗口前移至群众家门口,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和企业办事“近办”、“易办”、“快办”,进一步打响“暖心政务1629”政务服务品牌。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1、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以“只进一扇门”为目标,除涉及安全、意识形态和涉密等因素外,推动公安、水、电、气、有线电视等各类事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试点推行“政务+警务”合作,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强化依申请类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推进事项“应进必进”,各镇(街道)结合事项进驻实际,编制事项进驻清单和负面清单“两张清单”,在镇级大厅对外公示,并抄送区作风办备案。〔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2、探索高频政务事项“街社同办”。实行政务服务事项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会同区各部门梳理委托下放事项清单,将企业开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高频事项下沉基层办理,签署事项委托协议,明确行权主体,规范各级行权职责,厘清下沉事项职责和边界,确保事项下沉依法依规、权责明晰,实现高频政务事项“街社同办”“镇村同办”。〔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
3、推行镇村“全科服务”。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在镇村设置“全科服务”窗口,统一集中受理全科服务事项,形成标准规范的办事指南,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引入“全科社工”管理模式,选取2名至3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全科窗口服务,强化业务培训,达到“一口清”导办、“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二)纵深推动“政银合作”发展
4、开展政银合作试点。选取大丰农商行花海支行、建设银行育红路支行设为“政银合作专窗(柜)”试点;选取新丰镇便民服务中心为“自助终端服务区”试点。完成试点软硬件设备调试,开展试点网点人员业务培训,推动“政银合作”试点网点政务服务运行顺畅。〔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大丰农商行、建设银行大丰支行,各镇(街道)〕
5、拓展政银合作范围。按照“政银合作”总体架构,巩固提升试点运行成果,进一步深化“政务+金融”平台功能建设,赋能全区“15+137”个便民服务点及金融自助终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网点覆盖镇、村两级,实现服务能力均等化,构建“网点分布合理、功能设施完善、服务规范高效”的基层政银合作政务服务新体系。〔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银行网点,各镇(街道)〕
6、放大政银合作效应。开展联合检查验收,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建立“政银合作”标准化服务流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业务培训机制、系统维护机制、窗口评价机制、快速响应机制,形成统一“政银合作”职责体系,明确银行网点人员配置、工作清单、考核评级实施标准。定期进行典型案例收集,策划制作案例视频,在全区面上宣传推广。〔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银行网点,各镇(街道)〕
(三)打造暖心政务“1629”品牌
7、开设“暖心政务e站”。根据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在全区1629个网格点布设“暖心政务e站”,归集全区各部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表格、示范文本、服务指南,融合“线上线下”一体模式,实现“一站”领取,一“码”获取。建立站点监测规则,明确站点维护人员,负责日常服务管理,辅导群众扫码操作,帮助群众下载打印相关申请材料,增补空缺表格,动态调整内容,及时反馈群众诉求。〔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站点〕
8、推动实施“两员融合”。全面推行“网格员+代办员”两员融合模式,明确村(社)网格员和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代办员工作职责,采取一对一培训方式,为网格员、代办员提供政务平台系统操作及帮代办流程业务培训,利用“网格化”服务载体,把“网格”打造成便民利民、政务服务的“主阵地”,形成线上线下、联合贯通、职责明晰、人员配备合理的网格代办服务网系。〔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9、推行政务服务“进商入园”。推动政务服务前移,将主题“一件事”下沉到商场、超市和园区办理,开设政务服务窗口,办理开餐饮店“一件事”、开便利店“一件事”、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等,明确服务事项、制定服务清单、设立服务专区、聘任服务专员、规范办事流程、送达惠企政策,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就近办”“多点办”。〔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试点商超、园区〕
10、强化政务品牌引领。围绕“农业农村、旅游文化、企业发展”等要素建设,丰富品牌内涵,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全科服务金字招牌,重点打造三龙镇“龙e办”、新丰太兴村“太好办”、大中恒北村“恒满意”、白驹狮子口村“红色帮办代办”等服务品牌,突出特色亮点,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牵头部门:区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四、实施步骤
1、开展试点阶段(4月底前完成)。“暖心政务e站”:第一批选取商圈超市、便民中心、合作银行等89个站点,放置“暖心政务e站”展架或公示牌,明确站点维护人员,建立站点监测规则,确保“暖心政务e站”常态化运行。政银合作:选取大丰农商行花海支行为政银合作点,签订合作协议,配备STM等自助一体机,完成软硬件设备调试,开展试点人员跟班业务培训,确保政银合作网点政务服务顺畅运行。事项下沉:选取新丰镇便民服务中心为试点,委托办理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变更,分公司设立以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事项,开展试点人员跟班业务培训,确保下沉事项顺畅运行。通过先行先试,为下一步在面上推广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2、完善提升阶段(6月底前完成)。建立统一的事项下沉、政银合作等管理制度、标准化服务流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业务培训机制、系统维护机制、窗口评价机制、服务宣传方案等。全面搜集汇总典型案例,加强典型案例宣传。
3、面上推广阶段(10月底前完成)。在巩固提升试点顺畅运行的基础上,按照省政务办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基层便民服务功能建设,全面赋能全区1629个网格点、13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61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以及各银行网点,实现服务能力均等化,构建基层政务服务新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区行政审批局要牵头建立沟通对接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配合开展工作,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镇(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推行“暖心政务1629”作为当前为企业群众服务、创造更好发展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2、强化工作落实。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建立对接联络机制,密切沟通协商。各部门要加强对镇(街道)、银行网点的业务指导,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结合实际动态调整下沉事项清单,对照上级要求的事项指导清单,精准兑现“就近办”服务。区行政审批局要加强跟踪督查,对下沉事项办理情况、“暖心政务e站”站点维护情况、银行网点运行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调度推进,及时提出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3、强化宣传引导。区行政审批局会同各镇(街道)、各部门、银行,综合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方式推介,做好宣传解读、服务推广和精准推送,主动将服务网点动态信息、办理事项清单、服务指南、联系方式等向社会公开,积极引导更多企业群众通过便民服务网点便捷查询办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社会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