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直播间》特别报道《候鸟迁徙2023》报道了大丰和东方白鹳“小白”一家的故事,生动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处于全球濒危状态,长江中下游区域是它们重要的越冬地。2018年之前,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很少会发现东方白鹳的身影,但是2018年的一次意外的候鸟救护,却使保护区与这种珍贵的鸟类结了缘,而被保护的东方白鹳“小白”就在这里开始了它择偶成家、繁育后代的幸福生活。
2018年的春天,区森林公安大队发现一只受伤的东方白鹳,保护区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刻做好准备,第一时间为这位珍稀的“病号”做了全面的检查。从此,这位尊贵的“客人”就在保护区住了下来,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休养。为了抢着照顾这个珍稀“病号”,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竞争上岗,不仅精心照顾,还给它起了个名叫“小白”。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刘彬介绍道:“‘小白’的健康逐步恢复之后,我们又观察了一段时间,确认没有问题了就在保护区原地放飞了。”
放飞之后,保护区工作人员都认为这次救助已经结束,“小白”又要开始它的迁徙生活。没想到,放飞之后“小白”没有离开,还在保护区里安了家。刘彬原以为处于秋冬季迁徙期,“小白”只是准备在这里过冬。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年春天迁徙季,“小白”依旧没有离开的意思,还带回了伴侣。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小白”的巢里多了一只成年雌性东方白鹳伴侣。“它们夫妻在林子里筑巢繁殖,生产了大概4枚卵,小白鹳刚孵出来的时候毛茸茸的很可爱,我们也不确定‘小白’是不是偶然间选择在这里停留。”刘彬对这个意外发现很是惊喜。
为了关注这一家的成长,工作人员在巢对面安装了一个摄像头,一方面可以做科研监测,另一方面便于对东方白鹳实施保护,工作人员还为其中一只“小小白”宝宝装上了卫星定位器,随后发现“小小白”们在4-7周左右就离巢觅食,然后陆续离开了保护区,“小白”夫妻在巢里住了一段时间后也离开了。
随着“小白”的迁徙离开,大家以为故事画上了句号,然而在几个月后,工作人员又在保护区意外发现了“小白”夫妻的身影,它们在另一处浅滩上安了新家。“来来回回三四年,我们每次总以为‘小白’夫妇选择了离开,但总在不经意间又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它们有的时候在湿地上觅食,有的时候在湿地上休息,我们通过这几年的观测,发现‘小白’已经陆陆续续地搬了4次家,每次我们都能找到它的窝,观测发现它在保护区附近已经产了4窝小白鹳,这样我们才肯定‘小白’是选择留了下来,并且由候鸟变成了留鸟。”工作人员表示。
我区域内湿地水面辽阔,潮间带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这应该是东方白鹳“小白”夫妻选择在这里安家繁殖的主要原因。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小白”们选择来这里过冬,今年保护区观测到东方白鹳数量已经超过220只,是保护区建立以来观测到的最多的一次,比5年前增长了近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