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庙镇加快富民步伐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3-11-27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草庙镇紧扣乡村振兴总目标,对标强富美高新蓝图,团结带领全镇上下,推进乡村振兴。

抓重点,保大局,稳粮保供强担当。该镇是农业大镇,全镇耕地11.8万亩,粮食面积常年保持在1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9万吨以上,规模经营成大势。该镇9万亩耕地相继通过规模流转,被300多户大户接手经营,从事粮食规模生产,涌现出一批粮食生产重点大户,石万明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李安国获“全区粮王第一名”称号。转型发展创高效。该镇引导大户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鼓励开展村企联建、科农联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在万明家庭农场创建8000亩小麦全产业链绿色防控技术协同推广基地;江苏丰山集团与新海村合作,联手建设1000亩丰山新农业良种繁育基地,建成7万亩省级绿色优质稻米基地。健全配套强根基。该镇抢抓政策机遇,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积极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先后实施了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52亿元。全镇10万多亩农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为盐碱地改良、粮食稳产丰收创造了条件。

创特色,促增收,富民强村开新局。该镇顺应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探索新型经营方式,塑造适应农民增收的特色经济模式。建园区发展果品经济。川东居委会党员干部率先创建650亩川鹿现代农业园区,从事川鹿樱桃、葡萄等高端水果的培育,今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采取联农众筹模式,304户参股农户分红达187万元,40多名务工农民收入200万元。圩东村党组织创新思维,成立梨花圩公司,引进梨果大户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创建圩东千亩梨园,栽植9万株苏翠一号和秋月翠梨等新品梨苗,采用全程智能化水肥滴灌系统。今年梨园产果875吨,收益达825万元,先后两次参加省果品品鉴会,荣获金奖、银奖。今年圩东翠梨参加中华好梨品鉴活动,获得“中华好梨”称号。建龙头发展鸽业经济。该镇推进养殖业环保治理,鼓励养殖户转型发展,调整养殖品种,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恒阳食品主动响应,率先发展高效益、低污染的肉蛋鸽养殖,创建70万羽鸽业养殖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创办集畜禽屠宰、冷链物流、动物检疫、预制菜加工配送等全产业链实体,2022年实现销售3.2亿元,带动100多名农民就业。建基地抢占上海市场。该镇发动农民利用手头的零边隙地和小片自留地建成蔬菜产业基地,并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在竹港、四灶、五总等村建设3000亩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并由上海市场在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远程电子追溯体系,促进基地内所有农户生产标准化、购销规范化,带动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叫响,市场销售逐年提升,年销售额逐年增长。

攻难点,助弱势,携手共进迈新步。该镇针对老年农民、病残家庭劳力务工无处去的困境,创新思维,为他们寻求生财致富之路。栽种果树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利用川鹿园、圩东梨园和新海猕猴桃优势,引导老年农户和病残农户利用家前屋后栽植樱桃、葡萄、梨树、猕猴桃等果品,园区或村居派人负责技术指导,确保农户顺利挂果,实现增收目标。今年四灶、圩东两村500多户农户成功栽植梨树9000多株。新海村16户农户与专业大户合作栽植猕猴桃200多株,落实专人负责技术和后期销售。放大恒阳效应带动辅房经济。引导恒阳公司与农户联手,利用农户闲置辅房发展蛋鸽养殖。目前已有10户增收困难农户启动了辅房养鸽,只需30平方米辅房,利用早晚半小时饲养400羽蛋鸽,每月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当前,恒阳公司正积极组织鸽苗繁育,力争来年合作农户突破50户。推动企农联手发展手工经济。该镇针织、床上用品企业订单较多,发动企业相邻村居,引导居家赋闲中老年农民以及残疾人等,接手初加工产品整理、精修工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难,又为居家赋闲农民开辟生财之路。目前,川洋、草居、新场等村居已有100多户参与其中,每月增收1500-2000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