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常委、科协主席 鲁丽霞
守护黄海湿地优质资源、提升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扩大湿地金字招牌影响力,是黄海湿地科普工作的题中之意,也是迎接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的重要内容。
建议:珍惜优势,致力湿地生态“大保护”。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湿地修复、恢复和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努力打造生态湿地,造福人民群众。形成保护共识,严格依法保护,坚持生态修复,筑牢绿色屏障,共享生态福祉。挖掘优势,打造湿地科普“大空间”。要以大科普工作理念为遵循,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坚持学校是重点,发动全民是要点,拓宽渠道是支点,高标准推进黄海湿地科普发展。宣传优势,建立湿地科普“大品牌”。在实践、推动、运用Nbs理念过程中,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生态系统演替的科学规律。讲好湿地故事,编排科普创作,加强人才建设,探索成立湿地生态学会,联系各类湿地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动员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有志之者”参与科普讲解、服务等工作。拓宽优势,写好湿地科普“大文章”。积极提炼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会议内涵,迎接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做好“后申遗”文章。注重理论研究,强化协同发展,促进成果转化,重点打造以“麋鹿”为形象,以“自然保护”为主题,以“科普产业”为支撑的国家级黄海湿地公园,绘出湿地保护的“大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