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责如山肃风纪 “利剑”挥处清风扬

发布日期:2021-07-06 来源: 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区纪委监委在上级纪委监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严”的主基调,牢牢把握党内监督专责机关政治定位,抓住“摸底数、防风险、办案件、促发展”四个着力点,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坚决践行“两个维护” 政治监督更加精准有力

锚定“总航标”,在学思践悟中坚持正确方向。扎实开展“学恩来精神、守初心使命”专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研读重点书目,开展调研、查摆问题、落实整改,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用好“铁脚板”,在服务大局中强化政治监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现场专题监督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发展。常念“紧箍咒”,在压力传导中推动责任上肩。印发2021年度科级干部履责手册,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行为的通知》,提好提准党风廉政意见,审核提名人选500余人次,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一体推进“三不”机制 始终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持续强化震慑遏制。坚持问题线索办理“三前三会”制度,全面拓宽案源渠道,综合采取专项摸排、以案询案措施,排查骗取专项资金、套取保洁员工资等问题线索70余条,不断扩充储备案件线索库。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一案四报告”制度要求,编发《办案动态》,修订10项37条小微权力清单及运行流程图,制定《关于深化涉农案件定向通报制度的暂行办法》,推动面上问题及时得到查纠整改。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坚持分层分类警示教育制度,组织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制作播放警示教育片《错位之殇》,组织开展“党史+廉政”实景教育,依托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命名村陈列室等为载体,新增“党风廉政红色教育专线”。截至目前,已接待100余家单位12000余人次参观学习,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向善的良好氛围。

寸步不让正风肃纪 积极回应群众期盼赢得党心民心

反复抓抓反复,纠治“四风”顽瘴痼疾。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推磨式”监督检查和常态化明察暗访,落实市纪委《关于严禁以建党百年名义从事商业谋利活动的工作提示》,严防庆祝活动过程中出现“四风”问题。小切口硬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体推进正风肃纪“镇村行”“看机关”专项行动,围绕涉农领域“小工程(项目)”“小资金”“小负担”“小岗位”和“老少病残”补助发放8方面问题,开展“四小四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3个,处理44人次,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5人次。立坐标清障碍,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商交往66条“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列出“亲”“清”政商关系20条“可为清单”,明晰“亲”“清”政商关系坐标,鼓励党员干部放心大胆当好“服务员”“店小二”,同时用好“一键通”服务企业平台,进一步畅通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投诉举报等渠道。今年以来累计处置线上咨询512条、投诉89条,线上反馈群众满意率93.8%。

全面深化政治巡察 党内监督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高质量打好组合拳。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对9个镇(区、街道)41个村(社区)进行常规巡察,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心的政务服务环境、市场秩序环境等方面,对涉及的21个部门(单位)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高标准开展“双清零”。紧盯换届前“双清零”工作目标,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巡察发现问题见底,整改工作见效。截至目前,区委前十二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率达99.38%,移交问题线索办结率95.82%。高要求推进规范化。以中央、省巡视巡察指导督导为契机,加强巡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制订印发《2021年全区巡察工作要点》,研究出台巡察发现问题线索会商研判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巡察成果转化运用。

始终坚持监督在前 科学构建全方位监督格局

立足抓早抓小,加强日常监督。结合区纪委领导班子双月下访、科级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办实事等工作,经常性深入干部群众听取意见、发现问题、掌握情况,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深化三次反馈工作机制,实行“3+3+3”工作法,探索推行信访件办理质效“5+X”综合评价,实施“三前”监督、差异化监督,准确把握、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聚焦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及时完善在岗科级干部廉政档案,派员列席有关镇(区)、部门、单位民主生活会,全面了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践行“两个维护”、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加强重点领域信访举报、案件查办情况分析研判。依托科技平台,强化系统监督。充分运用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综合监管平台和地方政府性债务综合监管平台,强化实时监测,实现全过程监督,精准发现各单位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现象以及问题线索处置不及时、线上填报不规范等行为,采取通报、督办、问责等措施,推动责任层层传导。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