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丰”景独好

发布日期:2021-06-11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世界500强又来了!继去年金光集团成功收购博汇集团之后,5月31日,中国中化集团旗下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重组合作项目交割仪式。这是我区推动企业挂大靠强、逐梦沿海的重大成果,为我区加快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百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注入了澎湃动能。

大丰由海而生、依海而立、靠海而兴,让长三角“朋友圈”艳羡的不仅是黄海湿地这颗弥足珍贵的“世遗明珠”,我区向海图强、厚积薄发的绿色产业同样不容小觑。在“两海两绿”新路径的引领下,我区牢固树立“大丰全域皆沿海”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向海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两海”引领、绿色赋能、融合共享“四大战略”,加快打造绿色产业、开放融合、海滨城镇、生态风光“四大组团”,“3+3+3”产业战略布局愈发丰满,“绿色转型的典范”更加清晰可感。到2025年,预计我区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突破3000亿元,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建成千亿园区,大丰港建成亿吨大港。

绿色赋能,引来金凤栖满枝

5月18日,在“向海发展,赋能未来”中国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和“面朝大海,花开大丰”投资环境说明会上,我区成功签约23个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258.2亿元,且都与 “海”“绿”相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龙马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南玻光伏玻璃2个百亿项目将助力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式发展,成为江苏沿海绿色产业新高地上的“未来之星”。

近年来,我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及智能终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起势,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已经成型,风电装机容量、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开票销售分别占到盐城四分之一、三分之一,阿特斯、正泰、天合3家国内光伏行业前十强先后落户,金风16兆瓦海上风电传动实验室列入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中汽研汽车试验场亚洲最大、全球领先,创新策源地功能加速显现。5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报道“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快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时,特别点赞我区海上风电项目,这让“丰”景无限的大丰新兴产业更加风光。

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的背后,是我区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叠加驱动使然,也与我区扎实推进高质量重大产业项目会战年活动密不可分。今年,我区专门出台《实施意见》落实各经济主体、相关部门、平台公司招商任务,鼓励重点企业提供项目信息,引导全区重点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主攻10亿元乃至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突出项目的产业层次、亩均效益。同时,排出27个5亿元以上重点跟踪重大项目,分别落实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赴深圳、上海等地,密集拜访头部企业和重点园区,洽谈推进合作项目。在区镇联动方面,建立市级以上园区牵头的“一区多园”整合招商新机制,牵头园区重点突破行业龙头,镇(街道)侧重招引协作配套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路径、作出贡献,我区步履铿锵、大有可为。“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以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为创新策源地,加速打造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阿特斯、正泰、天合3个百亿在建项目,以及南玻光伏、龙马汽车零部件、杉众偏光片3个百亿增量项目为支撑,做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强全市2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的大丰板块,光伏形成15吉瓦电池片、30吉瓦组件规模,建设涵盖零部件、二手车、车规芯片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突破高附加值智能终端产品,到2025年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票销售达1550亿元。同时,以金光博汇、安道麦辉丰、联鑫3个百亿技改扩能项目为示范,做强高端造纸、精细化工、绿色冶金等临港大进大出产业。到“十四五”末,三大临港产业开票销售1200亿元,同时压降单位产值能耗30%以上。

“两海”联动,借“海”登高有新景

5月5日,盐城港“沪盐通”专线第四班“盛裕德发”号轮缓缓靠泊盐城港大丰港区集装箱码头,816个满载汽车零部件、铁矿产品、纸浆、棉花等货物的集装箱依次装卸,圆满完成首航任务。在大丰港区集装箱堆场,一个个满载光伏产品、风电配件、机械设备、脱水蔬菜等货物的集装箱静静等待集港,通过该班次运往上海港,发往世界各地。

“沪盐通”自2016年开通以来,从最初的每周一班,增至现在的一周四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据介绍,货物走“沪盐通”专线,每大箱比陆路运输要节约成本1000多元。去年“沪盐通”专线运输集装箱9万多标箱,而今年有望达到16万标箱,黄金海岸正迸发出不可限量的黄金效益。

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大丰港是江苏中部重要的出海大通道,是长三角北翼加速崛起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港,将大丰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接轨上海的重要纽带——盐通高铁缩短了大丰与长三角、京津冀两大都市圈的时空距离。依托大丰港和盐通高铁两大枢纽,我区坚持“四向发力”,东向出海联通日韩欧美,突出对韩合作,融入东北亚区域循环;南向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西向联通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北向盐城市区,建好副城、副中心,促进开放沿海与接轨上海联动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飞地经济示范区。

放眼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我区聚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性国际现代物流枢纽港。全力配合盐城港集团实施投资100亿元的大丰港“五大提升”工程,加快15万吨级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100万标箱的国际集装箱智慧物流中心今年建成运营,大丰港铁路支线2023年建成。积极配合实施范公路高架南延、343国道盐城至大丰段等工程,实现盐丰快速通达。

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我区加快建设联通长三角城市群与东北亚循环的战略节点。依托进境粮食海进江减载口岸和进境肉类、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加快光明食品工业园建设,打造长三角进口食品加工基地。全力服务保障沪苏、常盐、苏盐合作共建,加快中韩产业园临港产业配套区建设,与韩国开展港际、海关合作,构筑韩国商品进口集散地。

“两山”转化,和谐共生享红利

在大丰,海的包容与花的开放相互交融,赋予上海人游“北上海”更多惊喜。6月4日,上海人游“北上海”2021江苏大丰(上海)旅游推介会举行。水韵龙湾森林奇幻公园、新丰里文创产业园、药膳文化研发培训中心等10个涉及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商业街区、文创产业等领域的重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上海巾帼园·“北上海”拓展基地正式揭牌。这是我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推动城旅深度融合,打造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美丽“丰”景线的有力佐证。

绿色是大丰的发展底色,生态是大丰的最大财富。围绕做好“治污、添绿、留白”文章,我区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建设湿地生态风光走廊。协同大市区推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建好东沙市级湿地公园、黄海湿地公园,打造串场河、斗龙港、王港河生态廊道,提档升级省定化工园区,在建成沿海万亩新林场的基础上,“十四五”新增造林1万亩。同时,以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系统做好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文章,确保全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以上。

聚焦建设高质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我区按照“点线块面”系统思维,打造黄海湿地旅游度假、斗龙港旅游度假、串场河文化旅游等“五大片区”,不断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开发亲子游、青春游、养颜游、研学游等主题游产品,按照与上海妇联、上海团市委签订的有关协议,做好上海青年和妇女这两大类群体文章,努力创建国际儿童友好型城市。乘着盐城市斗龙港旅游度假区揭牌成立的东风,我区力争荷兰花海今年创成国家5A级景区,斗龙港旅游度假区三年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把斗龙港旅游集团打造成全市旅游板块上市“第一股”,“十四五”末旅游人数达2000万人次。

立足盐丰主副协同、一体发展,我区加快推动城市精明增长,建设智慧创新海港城、生态湿地名城、“北上海”幸福城。围绕城区集聚人口30万目标,做实城东、做精城中、做美城西,以“一镇一里两街两商圈”为引领,加快城市更新,塑造沿海特色风貌;围绕打造港城副中心,以港兴产、以产建城,城为港和产配套,“十四五”建成区面积超16 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0 万人;围绕建美斗龙港特色小镇,推动渔港、渔镇、渔业深度融合,争创国家级中心渔港,打造全省沿海最具特色的海滨小镇,为盐城在全省沿海率先崛起作出大丰贡献。

大丰港码头鸟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