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有其居”到“住优其居”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白驹镇洋心新型农村社区,一期和二期工程刚好被一条自然水系隔开。河上新建了一座桥,当地群众给它取了个心动的名字:幸福桥。

“民安居足食,则有乐生自重之心。”该镇坚持把农房改善工作摆在全局重要位置,统筹考虑“往哪儿搬”“谁需要搬”“怎么来搬”“如何搬好”等现实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所有农民不仅“住有其居”,而且“住优其居”。

 

“升级版”社区,留住更多田园乡愁

 

马家社区和洋心社区是当前重点推进的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该镇组织力量到兴化、建湖等地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按照“2.0升级版”标准精心设计打造,努力留住更多田园乡愁。

马家社区规划总用地约80亩,规划总户数180户。在前期规划基础上,该镇组织人员座谈交流,深度挖掘马家村“清泉古塔马家三怪”文化底蕴,委托专业公司编制《马家村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集中居住点景观规划设计》,在整体风貌、建筑风格、村口标识、节点小品上,汇入马家的历史文化符号和古朴端庄的乡土元素,将当地居民群众数百年来的生产、生活、情感、记忆在设计中充分保留和体现。漫步马家社区,三两只农家弃用的大缸垒在一处,点缀几朵莲花,便是一处难忘的风景。老人们都说,“还是我们‘小时候’的模样。”

洋心社区位于撤并乡镇洋心洼边缘,规划总户数464户。该镇充分梳理乡村原有肌理,保留项目地块内以原小海河为主的“兀”形水系,依托现有特色地形风貌,以“转角见到美”为设计主线,设计滨水漫步道和相关节点小品,通过乡村小河、乡土建材、乡村树种,积极营造“绿树村边合”的特色田园风光。

保留历史原貌,融入新的元素,不仅实现住房改善,还要实现生活提升。在新型社区建设中,该镇坚持基础设施按照“六通十有”和“2+6”标准配置到位,让农民群众享受城市生活的舒适和便利。目前,马家社区180户住宅已经建成,入住率达90%;洋心社区一期75套已分房到户,二期正在抢工会战。

 

“暖心窝”好事,赢得更多真心点赞

 

该镇结合镇情实际,提出“做靓马家”“做优洋心”“做实名城”的总体方略,因地制宜完善政策,鼓励农民集中居住、进城入镇,决不让一个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

该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农房改善政策,努力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政策红利。镇农房改善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工作推进“路线图”“时间表”,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到社区建房协议或进镇购买商品房,并拆除旧房的,都将得到一定数额的奖补资金。马家村1组的王进父子原来分居两处,房子都已破旧不堪。特别是随着老人年纪的增长,父子俩都感到生活上诸有不便。一家人商量后,果断拆掉破旧老宅,一起搬进了新型社区。装修时,还将紧紧相邻的两座新居内部打通,四代人住进了一个大屋子,尽享天伦之乐。

七里桥村老党员陈纪存不仅自己拆除老宅进镇购房,还动员4名亲戚进城入镇。老人自编顺口溜,说他们是“旧房换新房,无证变有证,烂产变资产”。现在,这句话在群众中流转甚广,大家都觉得特有道理。在盐通高铁沿线,该镇先后有15户农民选择了进镇购房。

农房改善工作是块“硬骨头”,政策不仅要“暖心”,还得有“创新”。盛世名城小区是一个集镇商品房开发项目,但受市场影响,占地66亩的小区实际只开发了20亩,并有一定库存尚未消化,闲置的土地严重影响了集镇环境。该镇动员开发商简易装修小户型“暖心房”,产权抵押给镇平台公司。本镇有实际困难、自愿放弃宅基地、拆除原有住房的农户可以“拎包入住”,用他们的拆除补助资金在镇平台公司的利息作“租金”。随着库存的逐渐消化,客商投资信心倍增,后续46亩的开发计划已经提上日程,并将在该镇首开“电梯房”建设之先河。

 

“家门口”就业,绽放更多幸福笑容

 

农房改善不仅要为农民建造好房子,也要为他们增收致富找到好路子。该镇把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作为农房改善工作的应有之义,让农民安居又乐业。

该镇现有各类玩具企业及加工点500多家,广大农民也有“做手工”的传统手艺。该镇有意识地在新型社区附近培植加工企业,吸纳更多农民就近就业。佳诚玩具公司距离马家社区不足百米,先后有40多名农民群众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岗位,月均工资达4000元。因病致贫的马家村民王汝亮夫妇,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有了轻松的工作,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他的故事还被拍成视频登上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去年以来,润丰智能家居、台益纳米科技等5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累计新增就业岗位450个。

有岗位,农民未必就能轻松就业。该镇与区交投公司牵手合作,将高铁沿线地块的农民土地整体流转,进行苗木种植。群众拿着每年每亩近千元的流转费用,开心踏上了打工就业之路。在马家社区附近还有一所闲置的学校,该镇计划将它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到时候,家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农民也能放心出门就业。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