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装载近5万吨铁矿粉的“V.NOBLE”轮因航行途中受大风影响导致船期紧张,该轮货物在大丰港区完成卸载后需紧急奔赴下一站,大丰港区提前了解货物卸载属性后,第一时间规划码头作业场地,时刻关注船舶动态信息,科学制定卸船方案,经过30小时奋战,顺利完成作业任务,并刷新了大丰港区通用码头铁矿单船作业历史最高纪录。这也是港区坚持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港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科普服务社会民生”为主线,探索科技与科普“双轮驱动、协同增效”发展路径,推动实现科创科普深度融合、双向赋能,为港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搭建载体平台,构建多层级科创体系。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围绕“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打造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海洋经济产业园等5个特色产业园区,优化要素保障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目前,港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超35%。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进一步放大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效应,推动中国海洋大学与园区合作共建海洋生物材料制备与测试实验室,围绕海洋生物产业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大力培育省级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支持丰山集团、安道麦辉丰设立离岸孵化中心,主动承接技术外溢和产业转移,探索“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提速在大丰”模式。
创新宣传模式,打造立体式科普格局。开展全民科普活动,坚持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不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确保科普宣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突出科普载体建设,社区、学校、企业等科普宣传栏落实专人管护,科普宣传内容主题突出、可读性强。强化科普宣传模式,推动“科普中国”APP注册,提升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参与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去年,成功举办大丰区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吸引超100家企业参与。开展院士专家大丰行活动,组织联系技术专家同企业研发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坚持发展为重,优化全方位服务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邀请省市区知识产权局专家赴港区集中解读专利申报策略、侵权风险防范等实务知识,帮助企业优化专利布局。提升企业科创能力,组织企业参加省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修班、市首期科技大讲堂、市科技信息服务培训会和省市区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开展“科技企业问诊”活动,深入宣传解读中央和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要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做优企业服务保障,深入开展“一企一策”,定期走访中天海缆、明月海洋、优度生物等科技型企业,当好政策“快递员”“宣传员”“服务员”,收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科技研发、人员需求等实际情况和困难问题,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