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82014392156K/2025-15013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 发文日期 2025-03-31
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性 有效

大丰区公安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区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公安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全局性重点工程部署。11月份,盐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谢继步至区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视察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副区长、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侯晓飞高度重视公安法治工作,先后主持召开全区法治公安建设会议、专题党委会和专项周例会,部署法治公安建设各项工作,持续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能力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我局执法质量位于全市前列,法制大队荣获全市唯一“全省标杆式法制大队”。

一、聚焦重点关键,开展“三项治理”。一是拉网过筛,全量排查销号。4月份,我局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三项治理”专项行动,构建局领导牵头抓总、相关警种捆绑作战、各单位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围绕“积案”1年以上刑事案件、2024年以前在账涉案财物、执法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紧盯案管室、办案场所、物证保管室等重点部位以及看守、抓捕押解、审查讯问等重点环节,通过平台巡查、核对台账、调阅卷宗、回看录像等方式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梳理排查。二是紧盯顽疾,全力靶向攻坚整合从严办、督察、警保科等内部监督力量,发挥刑警、治安等执法警种专业优势,逐一明确整治重点、细化工作清单、列明时限要求,先后召开专题会、调度会、研判会20余场。执法安全隐患可以整改的已全部整改到位,无法整改的均通报、约谈,共计发出通报245期,下发交办单129件。三是建章立制,推动标本兼治为进一步压实执法监督主体责任,实现执法问题存量攻坚、增量防控、动态清零。制定实施《法制员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执法办案风险“三色”预警工作办法》《案件办理终身负责工作机制》《取保候审适用期限延长审核审批实施细则》《法制民警派驻、包联工作机制》和送押报备制度,久久为功抓落实。发布正反面典型案例24件、评比优劣质卷宗180件,召开复盘剖析讲评5次。

二、聚焦闭环管控,严密监督管理。一是加速中心提质增效深入贯彻落实省厅中心提质增效《指导意见》,年初,对照《等级评定标准》,梳理现有办案中心功能区划不科学、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列出清单式明细逐条逐项整改,进一步调优勤务模式、加大监督力度。年内,入中心审查率达100%20246月,区局党委提出新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聚焦安全、规范、集约、职能、高效功能定位,对照全国、全省一流的目标追求,汲取经验、深度规划,目前已报资规局审图。二是推动源头执法规范。开展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专项攻坚,每月开展专项督导检查,下发专项通报5期,开展规范执法记录仪专题培训1次,发现并整改执法记录仪使用问题2730个。推动区局接报案中心(室)实体化运行,运用接报案中心对下的监督、协调职能作用,每日对接报案室工作硬件建设、非110警情登记情况开展重点监督,强化接报案质态监测预警,确保警情全量如实登记流转,杜绝体外循环、推诿扯皮、有警不接情况发生。三是提升主体监督效能。充分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抓总议要”作用,深化法制大队、警种部门、派出所法制员“1+13+17”执法监督队伍建设,明晰各单位监督共性和个性责任清单。今年以来,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和专项推进会20余次。推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报案室、案管室“三室一体”并轨运行,强化日常监督实效,区局案管中心共发布执法要素巡查通报246期,收到各案管室每日自查报告280余期,发现并整改各类执法隐患6000余条。下半年,区局党委下发“1号交办单”,全力推动警种案管室硬件升级和实体运行,刑警、治安等主要警种每月开展条线执法监督活动并作复盘总结,执法质态有效提升。

三、聚焦执法主体,夯实素能根基。一是突出,强化理念塑造。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利用线上学法网站、线下法治讲堂,引导全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和权力制约观念。严格落实《盐城市公安机关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倒逼民警依法履职。二是突出,做实执法培训。按照“以实战要求训练、以训练标准实战”的总体思路,分层次组织所队长、执法办案民警、警务辅助人员进行学法培训。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刑事执法实务、行政执法实务、现场执法标准、信访工作培训等14次,法律知识考试8次,覆盖民警400余人,全面提升了民警现场处置、规范取证、审查讯问、民刑甄辨、适度执法的能力。同时紧扣执法要求,组织基本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培训班,全局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通过高级执法资格132人,通过率21.6%,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33,通过率5.4%,均位于全市前列。三是突出,培优法治队伍。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根据市局要求,先后3轮次组织法制员到市局案管中心、警校跟班轮训。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管理、行政复议应诉、刑事执法指导、执法信息化等专业人才库,纳入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积极与检法搭建学习平台,召开公检法联席会8次,商讨疑难复杂案件100余件,邀请检法提前介入20余件,进一步提升办案民警和审核民警的理论水平和证据意识,拓宽了办案思路,提升了办案质效。

四、聚焦信访工作,推动法治善治。一是深耕三个重点专项攻坚去存量,召开信访会商会议19次,专题研究源头治理、治重化积、信访维稳等工作。源头治理控增量,全面倒查涉法涉诉信访件中接处警、受立案、适用强制措施等环节执法问题,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警情6780条,刑事案件1636件,行政案件1874件,全面堵住执法“漏洞”。高效办件防变量,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天即转“马上办”,对重点信访事项,及时回复“限时办”,对群众重点来信,发函提醒“盯着办”,群众等待受理、答复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二是深耕三项机制建立主官领办机制,结合信访工作治理“五必须”,2024年局领导共接访56次,主要领导接访12次,各基层派出所主官共接待信访群众400余批次,化解矛盾纠纷270余起,解决信访事项120余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社会资源,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信访问题。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件复盘机制,对因执法问题造成重复信访的警情案件进行复盘剖析,结合信访人诉求对警情案件逐一评查,及时纠正错误、补正瑕疵。三是深耕“三化同步”工作开展法治化,为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学习解读资料等形式组织全体民辅警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学习活动4次。风险评估完善化,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不稳定因素,形成工作合力。

虽然今年全区法治公安建设特别是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执法监督仍需闭环、执法安全仍需重视、执法能力有待提升、执法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

2025年,我局将以“全市第一”“全省有影响”为目标,坚持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深入研究思考,我们初步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法治公安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为目标,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公安建设决策部署,加强对执法活动的全周期、全方位、全覆盖监管,不断提升大丰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推动“一个中心”建设,增强法治公安核心竞争力成立建设工作专班,将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确保2025年底建设完成。严格落实全部刑事案件、重大行政案件进中心办理要求,建立健全合成作战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中心数据一网通联,选优配强中心专业化管理保障力量,嵌入物价、鉴定、邮政、银行等鉴证服务,推进医疗体检、集中送押等保障功能落实到位。探索公检法司四大机关大政法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加快落实刑事速裁、未成年人一站式权益保护机制,打造功能要素更全面、办案资源更齐备、保障服务更充分、监督管理更规范的新型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二、建强“两支队伍”,助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建强“执法监督队伍”。充分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整合法制、警种和所队执法监督力量。制定实施警种执法工作评估标准,持续加强警种案管室建设和法制员配备,督促警种常态开展条线执法质态剖析研判增强所队主体监督力量,推动综合指挥室、案管室、接报案室“三室合一”并轨运行,明确专人专岗专职、强化日常监督预警和法制员工作质态评估。加强法制民警派驻包联执行力度,下沉调研、实地督导,实现捆绑定责。二是建强“执法执勤队伍”。常态化开展执法能力提升活动,每月开展办案实务、警情处置、信访办理等专题培训活动,持续深化现场执法标准、执法监督管理等岗位实战练兵。强化制度供给,聚焦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及时出台执法指引、办案指南,分专题、分类型编发典型案例,指导基层用好用足法律武器,更加稳准狠地打击犯罪。严格执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错案责任倒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念好执法“紧箍咒”。

三、抓好“三个载体”,激发执法队伍战斗活力一是抓好执法办案积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综合评价民警执法办案工作质态,同步推送政治处,强化结果运用和过程评估,作为民警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的重要参考,做到全警干有标尺、行有依据,激励民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二是抓好优劣质卷宗评比。坚持每月开展优劣质卷宗评比,将其作为阶段性评估办案民警和单位执法质态的有效载体,纳入个人积分和执法质量考核成绩,年终对所有优劣质卷宗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优秀典型案例报送市级。三是抓好法制员工作考评。严格落实《法制员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压实法制员工作责任,建立法制员跟班轮训、交叉互查、考核评估等制度机制,将单位执法质量情况与法制员履职情况挂钩,对监督质态好的法制员予以表彰,质态较差的予以通报、跟班、调整,激发法制员执法监督能动性,

四、开展“四个整治”,强化执法活动全周期监管一是整治历年积案。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新一轮的积案清理,全面排查梳理2018年以来受理的有嫌疑人未有法定结论的刑事案件,确保不漏一案一人、全量清仓见底,制定专项整治计划,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对账销号管理,严防办案程序违法、措施适用不当、量罚裁决不公等问题。二是整治涉案财物。将涉案财物清理作为重点治理工作继续推进,对各派出所物证室、涉案财物管理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在刑事积案清理的同时对卷宗内未上平台的涉案财物保管和去向情况进行逐一核查。同时推动涉案财物规范管理,引导民警依法开展涉案财物扣押、保管、处理,确保各类财物全量录入、来源清楚、动向明确、管理规范、处置及时。计划于1月份开展一次涉案财物治理现场会。三是整治安全隐患。持续日常监督检查和通报,紧盯抓捕押解、审查讯问、取保候审、指定监居等关键执法环节,全面排查执法问题,下发问题清单、实行挂牌整治,对办案场所硬件设施不达标、使用不规范的予以停用整改,对反复出现执法安全问题的重点民警进行约谈、问责。计划于2月份挑选治理情况好的派出所开展执法安全现场会。四是整治取保候审。严格执行《取保候审强制措施适用期限延长审核审批实施细则》,每周对取保候审人员进行梳理,超过三个月的以交办单形式下发至办案单位,对未形成法定结论且无取保延长申请报告的办案人员进行通报,对长期挂案、保而不侦甚至超期取保的予以问责。

五、强化“五项制度”,加快执法质态巩固提升。一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度。巩固深化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年度会议、月度例会、专题会议等议事机制,每月提请党委会讨论法治公安建设工作。健全警种部门月度复盘制度,督促主要执法警种年内独立开展不少于1次专项执法检查,发布警种年度执法质态“白皮书”。二是强化“每月一单位”解剖制度。牵头对全局所有派出所和警种进行解剖式执法监督,坚持每月一单位,围绕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卷宗、场所六大要素和执法安全突出的问题,全量排查、全面体检,实现存量攻坚、增量防控、动态清零。三是强化送押报备制度。制定报备清单,每周对送押前未向法制部门报备警力配备等情况的进行全局通报,与监管大队共同建立无双民警送押拒收工作机制,严防送押过程出现嫌疑人逃脱、自残、自杀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强化复盘剖析制度。牢固树立无准备不工作、无闭环不工作、无复盘不工作警务理念,定期对案件办理开展典型案例评析,定期对初信初访事项开展复盘回溯,找准执法执勤中容易引发执法风险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提出执法指引。五是强化约谈、问责制度。树立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权威,完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交办、督办、挂牌、约谈、问责等制度流程规范,确保监督闭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