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字当头 “快”字为先 我区全力打好“三秋”硬仗 本报讯

发布日期:2025-10-31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走进新丰镇太兴村常春藤家庭农场的1100亩稻田,只见一台台收割机穿梭于田间,稻穗被整齐地卷入机器中,完成切割、脱粒、分离等一连串工序,一眨眼工夫,金灿灿的谷粒便通过卸粮筒装入袋中。不远处的旋耕机轰隆推进,小麦播种紧随其后,整地、施肥、播种,一系列工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有序的现代化农耕图。

这是我区秋种秋收工作有序高效推进的生动场景。连日来,我区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超前谋划,周密部署,与时间赛跑,为“三秋”护航,奋力夺取“大丰收”。

围绕“收得快、烘得干、储得住”,我区争分夺秒抓秋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利用微信公众号、种植大户群、农村大喇叭,广泛动员群众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抢收快收。落实大中型拖拉机2560台、联合收割机1853台,动态跟踪收割进度,实施跨镇农机余缺调剂,并举办农机应急作业服务培训班和演练活动,有效提升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保障秋收高效有序。

新丰镇老墩村兴谷米业公司粮食烘干车间内,大型烘干设备轰轰作响,快速烘干刚刚收获的水稻。只见烘干后的稻谷从底部出口匀速滑落,颗粒饱满,在传送带上铺成一条金灿灿的溪流。该车间日处理能力达1300吨,同时采用生物颗粒燃料,结合新建除尘系统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眼下,我区统筹整合烘干资源,根据各镇(区、街道)烘干能力因地制宜制定收割计划,抢烘“24小时不打烊”,做到即收即烘、应烘尽烘,现有粮食烘干机械1277台、烘干点位168个,批次烘干能力达3.2万吨。同时,统筹协调充足的粮食库房,保障粮食收储需求,全区家庭农场粮食购销企业等主体现有粮食仓容25万吨。推动区各国有粮企腾出仓容22.5万吨,准备秋粮收购资金6.26亿元,做到“仓等粮、钱等粮”。

围绕“种足、种好、种优”,我区压茬推进秋播工作,全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紧扣秋播面积稳中有增的要求,落实秋播粮食作物面积101.54万亩,其中小麦95.64万亩、大麦3.76万亩、蚕豌豆2.14万亩,落实油菜面积12.41万亩。按照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科学推进秋播工作,确保11月15日前全部结束。定期调度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储备和供应情况,全区已储备小麦种子1.43万吨、农药100吨、化肥5.14万吨,各类农资价格稳定、供应渠道畅通,满足秋种需求。推广使用扬麦25、镇麦12、沣油737等优质高产麦油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夯实明年夏熟丰产丰收基础。发布《2025年小麦秋播技术意见》等技术指南9份,组织农业生产技术培训15场次,累计培训农民、种植大户1100人次。全面推行小麦药剂拌种、精量机械播种,指导农户加快播种进度,压缩晚播比例,确保壮苗越冬。

围绕“实、细、严”,多措并举抓保障,打响秋收秋种攻坚战。压实“三秋”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深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检查农机服务组织36家、粮食烘干场69家、粮食仓储企业20家,整改各类隐患24条。全面开展农机检修,加强对粮食烘干仓储等市场主体的指导服务,设立9个服务指导组,实行分片包干指导,提供技术支撑、装备调配、气象预警等全方位服务,同时成立农机抢收应急服务队14支,建成省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7个。强化一线服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帮助农户解决困难问题,确保秋粮丰产丰收、秋播保质保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