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海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CNC加工中心高速运转,金属切削声此起彼伏。操作工戴着防护手套,将铝合金原料送入设备,不到3分钟,一个泛着银灰色光泽的手机中框便完成初步加工。质检室内,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激光探头在产品表面精准扫描,0.01微米的测量精度严格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现在车间每天能生产2万件电子精密配件,我们正加班加点赶订单,全力冲刺年产600万件的目标。”该公司总经理吴海龙看着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语气里满是干劲。作为2023年落户大中工业园区的科技型企业,该公司从2024年1月开始逐步量产,成长速度超出预期:2025年1-9月销售额达9000万元,预计全年突破1.2亿元,纳税超600万元,成为苹果、华为、三星等品牌的供应商,目前订单已排至2026年。“能快速站稳脚跟,多亏街道‘保姆式’服务——落户时帮我们办手续、对接厂房,投产后又协调解决用工和设备进口备案,真是帮了我们不少忙。”吴海龙说。
江苏海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的快速成长,正是该街道招商引资“全周期”服务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该街道紧扣区委、区政府“项目为王”部署,以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和产业提档升级突破年“五个一”行动为抓手,构建项目“全周期、高频次、强闭环”全过程管理机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招商答卷:1-9月,新签约华南新能源高端装备、金色热处理装备等9个亿元项目,盘活闲置厂房6万平方米、闲置楼宇2万平方米;新开工远泰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卡密尔高端阀门等4个亿元项目;新竣工海聆梦智能家居、双禾食品深加工等4个亿元项目;新达产海钛电子精密配件、谦禾智能装备等4个亿元项目,提前完成全年竣工、达产项目任务。
项目落地快,关键在调度。该街道主要负责人每日直插现场点调,破除“会议室调度”盲区,分管干部跟踪问效,形成“签约盯转化、开工促进度、竣工促达产”的全链条推进体系。在双禾食品深加工项目建设中,服务团队把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拆解成“周任务清单”,加快压缩项目工期,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成为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卡密尔高端阀门项目从规划设计到试桩检测,每个环节都有街道专人帮忙跑手续,进度比原计划提前整整1个月……项目服务的“速度与温度”,体现在每一处细节,稳稳地落在企业心坎上。
既要“引得来”,更要“引得好”。该街道建立项目研判机制,突出“亩均效益论英雄”,坚决否决高耗能、低效益项目。围绕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区“3456”重点产业链,突出大中街道“2+4+X”重点产业链,持续巩固绿色家居和高端装备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做大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四大新兴产业,全力突破氢能、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X”未来产业,既抓工业项目、又抓高端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既抓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又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既抓内资项目招引、更抓外资项目突破。重点突出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两大产业,灵活运用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等,加强与海聆梦、中德精锻、久禾生物、民力阀门、沃崎精密等街道龙头企业合作,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推动传统机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实现由基础零部件向核心零部件转变、由部件配套产品向高端成套产品转变。
“全员招商”的氛围更让项目招引活力倍增。该街道出台激励政策,班子成员每人挂钩1个重点项目建设、1处“三项清理”招引盘活、1个企业技改项目,鼓励机关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主动搜集项目信息,对提供项目信息以及成功培植服务业“四上”企业的村和社区给予奖励,并在年终考核中进行加分鼓励,形成数据共享、问题共判、协同解决,打破信息壁垒,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