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精灵”“安家”大丰

发布日期:2024-08-13 来源: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日前,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执法大队向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移交1只受伤东方白鹳,这是今年该大队救助的第69只野生动物。据了解,2023年至今,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救助包括东方白鹳、黑天鹅、猴面鹰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201只。

大丰域内资源富集、生态特色鲜明,坐拥世界湿地自然遗产核心区,孕育了麋鹿、珍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仅川东港美丽海湾内就分布着鸟类283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27种、鱼类156种。得益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丰境内野生动物活动范围逐步扩大,随之因意外事故等导致的动物受伤、受困、死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丰建设,大丰区建立动态巡查和快速反应机制,贯彻分类救助和无害处置原则,长效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高频巡查、强效联动,第一时间发现野生动物线索。大丰区采用实地巡查及警务平台信息推送相结合方式获取野生动物线索,确保对受困、受伤、死亡野生动物尽早发现、尽快救助、及时处置。定期开展湿地巡查活动,今年上半年共出动201人次对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段、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进行巡查67次。同时,与“110”报警服务台形成高效对接联动机制,服务台接收群众上报野生动物警情后立刻推送信息,林业中队快速响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置,有效降低野生动物死亡率。

分类处置、长效监测,多种举措共建有效救护体系。大丰区域发现因受伤或缺少食物致体征虚弱的野生动物,首先送往救护中心进行救治及恢复性养护,经野外生存能力评估后,对于能够适应野生环境的动物进行野外放生,直接放生存活率较低的,移交有相关资质机构代为饲养,对于发现时已死亡的野生动物,则采取无害化深埋方式进行处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