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82789552559C/2024-14161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 发文日期 2024-01-08
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大丰区三龙镇2023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指导意见》(农社发(2021)1号)、《关于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意见》(苏乡振(2021)H号)、大乡振发[2023)3号等文件精神,系统总结梳理农村厕所革命的经验与不足,以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为目标,以构建长效管护机制为保障,把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点工作。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营市场化、监督社会化。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稳步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为“三美一高”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主要目标。三龙镇2023年农村户厕改造省任务764座(新建改造564座,整改达标200座);实现整村推进农村户厕改造2个(和平村、持久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整村推进。依据三龙镇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村级调查统计上报数据,下达各村改厕任务。旱厕基数较小的村带头开展整村推进户厕改造行动,全面消除旱厕。

  2、坚持拆除旱厕。把农村改厕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新建改造成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旱厕必须拆除,做到即建即拆;以往已改未拆的,要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拆除到位。

  3、坚持进院入室。通过宣传,引导农户改厕进院入室,鼓励有条件农户建设室内卫生间和使用抽水马桶。

  4、坚持统筹推进。把农村改厕与污水管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凡有污水管网的,化粪池按照两格式规划建设,经两格处理后接入管网;没有污水管网的,按照农户居住环境和人口状况,建设不同容积三格式化粪池。在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庄,再适度增建公厕。

  5、坚持建管并重。以村为主体,探索建立社会化服务机制,农村改厕到哪里,运行维护体系就覆盖到哪里,保障厕所建成后持续正常使用。

三、改造标准和整改维修的方法

  1、新建改造户厕标准。根据国家《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2020)、《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8-2020),《江苏省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与管理技术要求汇总(试行)》和《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工作流程(试行)》,新改户厕主推现建(预制涵管、砖砌)二格式、三格式化粪池+厕屋+卫生洁具模式。二格式化粪池用于有污水管网覆盖区域的户厕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粪池用于无污水管网覆盖区域的户厕新建改造。厕具主推节水型防臭坐便器,蹲便器和水箱作为补充。

  2、整改达标户厕标准。对2006-2020年期间建设和改造的农村问题户厕进行整改提升,重点对盖板、池壁进行修复,安装水箱并接通自来水;一格式、两格式(无污水管网的)化粪池,要按照三格式无害化要求整改达标。对确无维修价值的化粪池重建。

四、奖补标准

根据我镇实际,区级财政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新建改造和整改达标户厕差异化补助。

  (一)新建奖补。新建户是指2021年以前从未享受过各类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厕。新建达到无害化卫生户厕标准(旱厕必须拆除填埋),不超过2300元/座进行奖补。

  (二)整改奖补。对2021年以前已享受过各类财政支持改造的受益户进行整改提升达到无害化卫生户厕标准,同步填埋旱厕,不超过800元/座进行奖补。

五、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1、制定工作方案,选定改厕模式(2023年2月)。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新建改造、整改达标的农村户厕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本村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受益户,选定改厕模式,敲定工作推进时序。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重点村、样板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建立健全受益户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村一册,为录入省级户厕改造信息管理系统及资金使用信息公示做准备;各村要将拟改厕户名单、补助项目、补助金额及管理使用等信息在村公开栏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并公布举报电话,及时调查处理投诉举报,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公示要留存影像资料。

  2、确定施工队伍,组织业务培训(2023年3月)。施工队伍由镇公开招标产生,各村要积极配合,保证项目早谋划、早实施、早见效。强化村组干部和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参与人员对改厕流程、技术标准等做到烂熟于心。强化对改厕材料的监督管理,所采购改厕材料要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留存施工队伍选择程序资料,包括会议记录、请示文件等;留存厕具采购程序资料,包括会议记录、采购合同、厕具及化粪池合格证等作为户厕验收档案资料备查。

  3、全面组织实施(2023年3-9月)。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规范组织施工。建立由镇、监理、村民代表的监管体系,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督指导;定期调度通报改厕进度和情况。2023年农村户厕造改已列入“民生实事工程项目”,从3月份开始,每周2次要及时报送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进展;健全档案,所有新建改造和整改达标户厕要建立电子档案,留存施工前、施工中(各管件安装完毕、加盖盖板前等)、施工后(内部结构等)厕具安装前、厕具安装后、户厕编码共15张照片;拍摄照片软件为水印相机,在同一角度拍摄,包含拍摄时间、地点、参照物等信息;电子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备案留存。

  4、验收考核(2023年10月)。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逐级验收制度,开展镇、村逐户登记造册验收,镇级根据村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开展抽查复核,委托第三方进行工程验收,根据第三方的工程验收报告开展审计并完成考核。验收审计考核结果报区农业农村局。

六、改厕流程

  1、农户申请。村统一组织“两委”人员对应改厕农户逐户上门宣传发动,愿意参与本年度改厕的农户填报《大丰区三龙镇2023年农村户厕改造申请书》并签字。

  2、村审查镇备案。村要对改厕农户详细信息进行摸底核对(包括常住人数、厕屋和化粪池选址等承诺内容),审查通过签字盖章后报镇备案。对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村要做好书面登记确认工作。

  3、组织实施。村是农村改厕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改厕实施监管、督查、验收。村“两委”接受改厕户委托,与改厕户签订《大丰区三龙镇农村户厕改造协议书》,对改厕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村要配合施工单位根据改厕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力量。农户按申请承诺书和改厕协议书内容,做好相关工作。

  4、验收考核。严格按照国家《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2020),《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8-2020)标准和要求验收。村级在加装盖板前进行第一次验收,对照标准对池底和池墙体、管件逐个验收,验收签字合格的,方可加装盖板;池体未经验收的一律不列入补助范围。全部完成改厕任务后,再村级自验合格的前提下,镇将在村级每道工序必验基础上开展二次验收。村、镇级验收时,要把改厕户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准。

七、推进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镇政府成立分管领导牵头、财资局、经发局、党群局、农业农村局、各村为成员单位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专人负责,分解落实年度任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项目村主体责任,并将改厕工作纳入行政村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2、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江苏省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与管理技术要求汇总(试行)》和《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工作流程(试行)》等文件要求实施改厕。严格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控制成本,优选施工队伍,对以往改厕施工质量不高、群众反映差的施工队伍将坚决淘汰。要集中开展农村改厕业务培训,对村组干部和施工人员系统培训《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村级要强化工程全程质量监管,确保改厕合格率100%。镇将落实专人巡查,实行动态质量管理3确保改厕按时序保质保量完成。

  3、落实保障资金。坚持镇级主导推动,区级验收奖补的原则。镇将严格控制新建、整改达标的建设标准和设定的价格,区级组织验收合格后,按区制定的标准予以奖补。改厕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补助标准、补助方式等向农户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严格项目验收、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4、完善管护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推动农村厕所改造与日常管护机制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加大改后厕所的使用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落实使用者主体维护责任,让农民积极参与运行管护,组建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建起有制度、有标准、有经费、由督查的管护机制。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改前改中改后拍照存档,台帐资料做到一户一档。统一编号标牌上墙,公示受益户信息。

  5、加强督查考核。镇人居办要加强对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及时掌握各村改厕进度、施工质量、群众满意度,定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导整改,定期调度任务完成情况,定期形成督查通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