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区委政法委及相关部门悉心指导帮助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部署,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创建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依法行政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局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现将2023年我局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一方面,强化责任落实。根据人员变动实际,及时调整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对全年城管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将法律学习纳入党中心组理论学习范围,全年组织学习10次。2月初,组织包括局长在内的17名执法人员参加全区开展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暨2023年全区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培训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办事水平,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局长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年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3次,切实做到重大案件亲自部署、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根据职责法定的原则,对于涉及本部门的重大发展规划、重大执法案件、重大建设项目严格做到事前充分征求职能科室和分管领导意见,酝酿成熟报党委会议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处罚事项集中讨论决定制度,特别是行政处罚案件中罚款数额较大和复杂疑难的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经局法制科与法律顾问严格审核把关,将案件提交办会,确保每一个案件法律依据正确、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处罚适当。2023年我局共会办重大案件60多起。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开、加强事后公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坚持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凡是涉及数额较大的罚款,对当事人权利、切身利益影响较大的重大执法决定,需由局领导、法制部门、大队领导、法律顾问、办案人员集体会办,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二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我局制定执法车辆、执法装备、人员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人,并将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文件。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制度。对执法人员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守纪律、文明执法以及仪容仪表、着装、举止等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树立城管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促进依法行政。
(二)加强法制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根据《江苏省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城管执法专题教育”活动,制定了执法队伍全员培训方案。利用会前学法、以案说法、“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培训、考核考评等方式,组织“法律法规”领学及法制培训11次、法律知识考试4次、案卷评查2次。今年6月,部分市容管理工作人员于2023年6月25日至6月26日赴海安、昆山、常州金坛考察学习。深入了解三个城市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非机动车停放治理、店牌店招管理和案件查处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对《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后遇到的新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执法监管联动,提高执法效能
一方面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3年度,联合区市监局、住建局、交通局、医保局、农业农村局等多家单位就全区974户商户围绕绿化工程、建筑垃圾、出租车运营、书店经营、食品安全、大型户外广告等事项开展联合专项检查。另一方面开展执法监管联动。我局坚持执法和监管联动,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做好案件线索移送和办理结果告知,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根据《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与行业监管联动工作若干规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同步向监督机构反馈行政处罚结果,联动监管部门督促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乡镇赋权工作有待强化。少数乡镇相应的执法服装、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执法防护用品等执法装备尚未配备到位。各镇(街道)综合执法局绝大多数尚未以综合执法局的名义开展案件查处,工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我局执法辅助人员较多,因自身素质等原因,少数执法人员法治观念不强,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标准不严,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上仍然存在不足。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统筹推进,保持违法建设治理高压态势。
1、加大攻坚力度。狠抓新建违建的查处拆除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持续保持防违控违的高压态势,抓典型、树标杆。
2、聚焦难题破解。努力探索存量违建拆除的创新模式,多部门联动大力开展存量违建的集中整治工作,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反复信访和存在安全隐患的。
3、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常态化进小区巡查制度,将管辖范围内小区包保到具体人员。同时建议联合住建部分和相关街道一同建立新建违法建设长效管控机制,充分发挥物业巡察制度和网格化体系作用,覆盖新建违法建设死角,做好源头管控,落实新建违建“零容忍”措施,提升全区新建违法建设处置效率。
4、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在城管公众号上发表违建拆除报道、在主次干道及小区内部拉设横幅、在拆违现场向当事人和围观群众普及违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危害性、在主流媒体上发布违建拆除视频等方式,多维度、高频率、全方位的进行宣传,从而在全区营造“不敢违”到“不想违”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打造文明典范,推动市容环境整体提升。
一方面建立创文常态长效机制。开展城区专项整治和综合执法行动,采用“高峰站点、平峰巡查”的管理模式,加强学校周边以及菜场周边管理,安排早晚班、延时班与常日班人员无缝对接,专人定岗。以吾悦广场、中交美庐城、东方一号等商业综合体为重点,督促物业,共同维护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秩序,进一步改善城区道路停车环境。另一方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逐一对沿街门市、单位、小区及商业综合体物业发放市容环卫责任书,积极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
(三)聚焦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执法管理能力。
1、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遵守法定程序,严肃执法纪律,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和结案率,优化办案流程,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做到法律程序准确、严谨、有条理,确保履职。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行政处罚法》及行业领域法律法规的业务知识学习,建立执法队员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2、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结合热线电话、工单等信访举报,对城区重点区域组织集中整治,针对老年人自产自销的蔬菜水果,前期做好引导,将其安置在城区公示的便民疏导点处,做好宣传,避免执法时发生负面舆情。
3、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根据城管局数字化城管巡查发现问题,督促相关中队及时做好整改回复,并对巡查中出现的重复性、规律性问题予以总结,反馈给相关中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