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卫祥: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举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丰新实践中实干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场,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其君先生介绍全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情况,区能源发展中心主任骆保国先生,区科技局副局长董慧先生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在请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其君先生作介绍。
刘其君: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建设为统揽,围绕全市重点打造的“5+2”产业,重点发力“3456”产业,以链式发展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要素保障为支撑,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深入推进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打造规模大、结构优、创新强、质量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1.总量规模稳步增长。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近年每年以200亿元的速度增长,工业总量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开票1610亿元,同比增长20%;规上开票销售1380亿,同比增长15%。今年1-10月份,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397.5亿元,规上工业开票1111.3亿元,工业用电量65.8亿度,同比增长11.7%。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开票销售502.4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45.2%,同比上涨2.8%。全区重点产业链实现开票销售645.3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58.1%。
2.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22年培育开票销售超10亿元企业23家,其中超50亿元企业6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培育税收超千万元企业48家,培育市三星级以上工业企业32家,其中五星级工业企业6家,数量全市第一。预计今年纳税超千万元企业71家,比上年多23家,金风科技入选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0强。联鑫钢铁入选江苏民营企业、民营制造业100强。殷凤山、夏文余2位企业家入选江苏省优秀企业家。
3.链式集群持续深化。“中国风电看海上,海上风电看大丰”的品牌效应初步凸显,依托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等领军企业,集聚了一批风电企业,形成了整机及相配套的电机、叶片、海缆、塔筒、机舱罩、叶片成套芯材等研发制造及运维服务的产业链条。光储产业加快集聚,已落户阿特斯、天合光能、正泰新能源等光伏行业全球前10强企业,现有企业和项目产能全部释放将达到6GW电池、25GW组件、32GWh储能电池规模。新能源发电量超全社会用电量,预计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产业到2025年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4.智改数转深入推进。区财政出资1000万元为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0个、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工厂类)3家。累计建成省级星级上云企业239家,71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全市各县(市、区)中首家通过验收,基于区块链技术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解决方案入围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案例。
5.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累计创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57家。12个装备被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28个产品(技术)被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2家企业获评江苏省质量标杆。今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超历史总和,创建创新型中小企业162家。
6.绿色发展不断厚植。截至2022年底,全区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0.29%,下降率列全市第二。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2019年以来累计淘汰5条造纸生产线、12条印染生产线、17台落后布机、3台落后印刷设备、30台3吨及以下冲天炉、4套车床设备、12万吨油脂浸出设备,关闭退出18家化工生产企业、8家烧结砖瓦厂、7家小型船舶修造企业。
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一步,我们将以制造强区建设为统揽,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突出抓创新、强主体、促融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切实强化和改进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全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1.聚焦梳链导链,稳定工业增长,着力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
深入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推动50家规模骨干企业持续增长,力争增长面达60%以上,努力培育开票超10亿元、纳税超2000万元的骨干企业群。加大新增长点服务力度,力促早投产、早达效,成为现实增长点,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坚持不懈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重抓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产业项目,努力在引进50亿级甚至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上求突破,为培大育强制造业集群提供强劲支撑。
2.聚焦延链补链,壮大主导产业,着力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重点发力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链条完备、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传统产业应用,推动钢铁、造纸、化工、机械、纺织等五大传统产业向高端迈进,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8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氢能、储能、合成生物(海洋生物)等未来产业,打造制造业发展新引擎,力争到2025年,未来产业规模达200亿元以上。
3.聚焦强链扩链,加快转型升级,着力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强化政策撬动,全方位激发企业技改热情,提高备案技改项目中智能化、节能环保类项目的比例,提高技改项目质量。推进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引导企业采用高档数控设备、工业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提高智能制造普及率,推动纺织、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互联网化提升,推动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对产品定制、生产管控、财务管理、售后服务全流程改造。更大力度推进业态创新,推动企业从单一提供产品向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转变,加快实现从生产加工向材料供应、研发设计、管理服务延伸。
4.聚焦融合创新,推动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产业协作配套机制。
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逐链明确2-3家龙头骨干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鼓励企业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持续突破生产技术和工艺,实现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切实增强产业集聚示范带动效应。积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鼓励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制造业“隐形冠军”,推动全区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5.聚焦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着力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进一步优化企业挂钩服务制度,加强为企服务,在争创品牌、建设研发平台等方面为重点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建立问题收集、汇总、交办、督办和协调解决等工作机制,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确保资金快拨快付快投,全力放大政策撬动作用。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等融资洽谈活动,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增强产业集群发展金融支撑能力。
姚卫祥:感谢刘其君局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这位媒体记者提问。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盐城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引领,打造沿海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大丰是前沿阵地。大丰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不断开辟新路径,努力将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请您介绍一下大丰绿色能源竞逐低碳发展赛道,有哪些优势?
骆保国:感谢您对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是大丰产业基础牢固,产业发展方向明晰。大丰坚持招商引资与建链强链补链相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链式发展,集聚了金风、中车、阿特斯、天合、正泰、蜂巢、博敏、中汽研、国电投等一大批领军龙头企业,拥有世界最大的智能网联多功能柔性测试广场——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苏北地区唯一通过区域环评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氢能、储能产业加速布局,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建设国际氢能谷大丰基地,与国电投吉电股份合作氢能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两个百亿级项目阿特斯储能已投产、天合储能年内投产,规划建设300MW共享储能电站。当前,大丰正围绕“3456”产业定位,全力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3”是氢能、合成生物(海洋生物)、新型储能等三大未来产业;“4”是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产业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5”是五大优势传统产业焕新,即钢铁、化工、造纸、纺织、机械制造产业转型升级;“6”是风电测试运维、数据服务、现代物流(粮食仓储物流)、汽车研发测试、文旅(花艺花境)、康养产业等六类现代服务业。我们期待和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深度合作,一起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
二是绿色能源富集,低碳发展风光无限。大丰沿海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沿海及近海70米高度风速超过7米/秒,年平均日照1200小时左右,开发利用绿色清洁能源潜力无限。到2025年,海上风电可开发规模880万千瓦,已建成并网252万千瓦;陆上和海上光伏电站规划容量151.5万千瓦。目前,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387万千瓦,去年发电量92亿千瓦时,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绿色清洁电能实现跨区域输出;今年新能源发电量将突破100亿千瓦时,为绿电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规划建设的国际合作绿色低碳产业园依托本地区强大的新能源保障体系,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机制作为核心竞争力,将风电、光伏等绿电,汇集输送至企业,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分布式光伏、签订长期购电协议(PPA)等模式,形成可溯源绿电供能。与BSI、RMI、I-REC等国际组织合作,绿电认证、碳足迹认证与国际接轨,组建零碳开发管理团队,提供零碳全生命周期的咨询、管理及交易服务,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等机构即将入驻园区碳谷管理中心,必将成为海内外有绿电绿证需求企业大展身手的舞台。
谢谢大家。
姚卫祥:谢谢骆主任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环节,请这位媒体记者提问。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董局长,您好!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要求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做示范。回到我们大丰层面,近年来,我区先后开展科技创新突破年、推进年、提升年等活动,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第二批省创新型示范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关注和良好反响。
请您介绍一下大丰在强化科技赋能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董慧局长回答。
董慧:感谢您对大丰科技工作的关心。
近年来,大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抢抓国家战略叠加实施机遇,加快推动发展模式由“资源型”向“创新集约型”、“两高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进一步强化创新核心地位,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沿海绿色低碳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突出主体培育涵养源头活水
近年来,全区着力培育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雁阵型”科创企业集群。目前,全区拥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4家(全市5家),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企业16家(全市69家)。拥有国家高企251家,三年净增96家。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592家。近三年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爵格工业),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金风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奖2项(正大丰海、金风科技),获奖数量、质量连续多年全市第一。
二、夯实载体建设锻造硬核支撑
成功获批列入省第二批创新型示范区建设名单。常州盐城“科创飞地”成功挂牌,与上海科技交流中心合作共建沪丰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各3家,数量列盐城各县市区之首。建有科技系统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9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2家、省外专工作室3家、省研究生工作站32家,新建新型研发机构2家(江苏沿海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大海洋风电江苏研究院)。
三、注重技术攻关积蓄澎湃动能
累计承担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农村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战略性创新产品计划1项;共有21个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支持,累计争取上级资金超2.06亿元。其中,2022年的正大丰海、博敏电子、中车电机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立项,争取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4500万元,项目获批数量、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全省前三。
四、加快资源集聚构筑强力磁场
全区共有500多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多家下属机构等29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上海科技交流中心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近三年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16份、人才引进协议384份。建成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常州大学等技术转移中心大丰分中心,三年获省“双创人才”、省“科技副总”等人才项目立项超60个。
五、强化生态营造厚植肥沃土壤
注重系统集成,区委、区政府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以五大专班形式统筹推进突破、推进、提升年各项工作,把“科技暖企行动”作为科技系统为民办实事活动的主要内容。出台《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将区本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规模由25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高质量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江苏领创星通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第四届中国.盐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模块温室--改变中国农业》获得国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团队组第一名。近三年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9.83亿元,奖励资金超5000万元,用于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带两区三中心”科创布局,着力开展科技创新投入、产业创新水平、企业创新能力、载体平台能级、科技招商成效五个方面的攻坚提升,深入实施“六项工程”,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谢谢大家!
姚卫祥:谢谢董局长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发布嘉宾和媒体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