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820143922367/2022-13161 组配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盐城市大丰区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2-08-19
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大丰区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简析


今年以来,大丰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助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实现大丰区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

一、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上半年,大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4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盐城市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亿元。

(一)从行业来看,批发业增长快于零售、住宿、餐饮业。上半年批发业销售额实现224.1亿元,同比增长11.9%;零售业销售额实现85.6亿元,同比增长7%;住宿业营业额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2.5%;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7%。四个行业中,批发业增速最快,分别高于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4.9个、9.4个、4.9个百分点。受本轮疫情影响,尤其是住宿行业,影响最大。

(二)从重要商品分类来看,生活类商品增速普遍下降。从统计数据来看,粮油类、家用电器类、汽车类以及农药化肥类均是负增长。受疫情响,部分企业无法正常开展销售业务,加之居民收入有所下降,消费需求受到一定抑制。而肉、禽、蛋和钢材类同比稳步增长,主要是新入库企业起到支撑拉动的作用。

 

(三)从区域来看,发展差异明显。从零售额增速来看,上半年,大丰区16个镇(区、街道)增速有2家为负,受重点企业影响,同比下降。另外,最高增速较最低增速高出60.7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从数据占比来看,园区及主城区数据占全区76%,仍有3个乡镇数据占比均不到1%,差距较大。

三、存在问题

(一)消费升级加快,重点企业发展受限。当前,在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人们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对消费品的产品质量,消费体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市场主体数量迅速增长,从而不断分流市场份额。然而,在库的绝大多数重点企业,尤其是零售、住餐行业,缺乏创新活力,仍停留在传统产品以及销售模式上,缺乏新的消费热点,致使重点企业不仅不能有效支撑数据增长,从而变反向拉动作用,缺乏新的增长点。

(二)互联网营销意识不强,电商发展滞后。上半年,大丰区限上零售额通过公共网络实现3.2亿元,占限上总零售额的11.5%。同时,在库电商企业9家,占总企业数3%,仅高于响水在库电商企业数。虽然近年疫情加速了新兴业态的发展,直播电商等新兴零售业态发展迅速,但大丰区电商发展滞后,本土电商企业极少

(三)限上企业增量不足,“个转企”阻力重重。大丰区今年2月申报24家,月度申报仅8家。一方面,受疫情持续影响,纳税开票达标难度明显加大,培植压力增大;另一方面,达到限上规模单位注册个体较多,尤其餐饮类及小型百货、服装超市。由于“个转企”负面情绪较多,转企意愿少,达标单位只能年底入库,月度新增乏力。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引导,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方面,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引导,重视传统零售转型升级,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移动客户端等,鼓励支持本地限上企业自主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络销售。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深度挖掘大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节假日旅游消费,拉高人们的消费热情,从而带动全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一体化发展。

(二)强化部门配合,推进“个转企”。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必须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充分发展部门优势,简化“个转企”审批流程,开辟专门服务通道,提供政策支持,从而有效推动“个转企”工作。 

(三)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控,做好跟踪服务。进一步将压力传递到相关部门和板块,压实责任,对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加强监控,将企业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板块,做好跟踪服务。同时,建议扶持政策要向在库列统单位倾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在库列统企业质量,确保企业持续向好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