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区“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参会人员:徐金林: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宾:大丰区住建局副局长;杨毅:大丰区城管局副局长;陈彤:大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晓霞:大丰区民政局党委委员、社会救助科科长。
会议时间:2021年9月26日
内容简介:9月26日,盐城市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盐城市大丰区住建局、盐城市大丰区城管局、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农村局、盐城市大丰区民政局、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韦 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此举办大丰区“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嘉宾,他们分别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徐金林、住建局副局长刘宾、城管局副局长杨毅、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彤、民政局党委委员、社会救助科科长张晓霞。

下面请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徐金林局长作情况介绍。

徐金林: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省市区委统一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主题,紧密联系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工作实际,把“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这一与人民群众权益息息相关的工作纳入我局为民办实事活动的重点内容,全局上下联动、多措并举,集中攻坚,共同推动登记颁证工作。目前,我区共完成农村不动产登记64000余宗,登记率达65%以上。

一是建章立制、压实责任。研究印发全区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规范完善发证技术路线、项目管理细则、三级确认表、一问一答、考核周报表等流程。积极搭建区、镇、村三级工作专班,组建七家服务单位共近百人的作业队伍分别派驻各镇(区、街道)一线,确保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政策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二是强化调度、通报鞭策。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先后多次召开培训会、推进会、调度会,通报全区各标段、各镇(区、街道)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工作进展情况,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及时梳理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强化统筹调度,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深入现场、检查答疑。局领导带队深入各镇(区、街道)发证现场,检查进度质量,进行政策疑难解答,及时回应群众反映的最急最盼最忧的疑难问题。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农房发证过程中涉及的界址不清、邻里纠纷、家庭成员意见不一、财产公证等疑难问题,主动协调司法、公证等部门,会商会办、开辟绿色通道、开通延时服务,有力提升办理效率。

四是加班加点、集中攻坚。为确保按时完成这项惠民工作,我局充分调动配置人员力量,沟通协调镇、村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在外人员返乡时机,加班加点收件对接,注重把关审核质效,全力以赴推进全区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

韦 伟:感谢徐局长。下面请住建局刘宾局长作情况介绍;

刘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住建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做优做实住房和城乡建设服务工作,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温度”。

我局坚持项目化、节点化、责任化要求,梳理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将住房保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来实施,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截至目前,我区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总数量为2450套,总面积16.64万平方米,居住户数达2342户,总人口3848人,位列盐城市各县(市、区)第一。我区今年在建的有景尚名城保障性住房项目9幢867套,已基本竣工,正在进行配套工程扫尾,预计10月底交付;康馨雅苑保障性住房项目6幢876套安置房和3幢624套公租房,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年底前竣工交付。我区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改新开工目标任务400套,截止8月底,已完成576套新开工安置房和1559套货币化补偿,合计2135套,完成率533.75%,超额完成了省定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标任务。

我局通过开展“正风肃纪看机关”行动,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住房保障申请事项“一站式”服务,由我局牵头,街道社区、民政等部门联合办理,一次性办结。将保障性住房分配及租赁补贴申请事项由原来的3个流程合并为1个流程,申请人员到所在街道办事处窗口申报住房保障事项,现场提交相关材料,由我局保障办工作人员当“店小二”,做好材料审核内部流转,无需申请人来回跑。2021年租赁补贴第一批28户、第二批17户已发放,金额15万元;第三批25户正在民政部门进行收入核定,预计9月底过审公示后发放。

我局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内容,重点解决严重困扰老旧小区居民的地下管网老化和路面破损及房屋墙面陈旧等问题,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坚持尊重民意,科学制定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方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在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切实将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内容。今年投资2亿元对光明小区、长乐小区、技校宿舍区等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实施雨污分流、整修房屋、增设照明、提升绿化、管线下地、安防技防设施等,目前8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

我局适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专门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服务指南,将加装电梯的流程进一步细化,让有需求加装电梯的业主看得明白、弄得清楚。指导业主按照建筑工程的要求,落实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实施。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确保群众使用加装电梯安心、放心。目前城区康平小区、聚龙苑小区、幸福小区、阳光水产小区等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安装6部电梯,25部电梯正在实施之中,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宜居水平。

韦 伟:感谢刘局长。下面请城管局杨毅局长作情况介绍;

杨毅: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区城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思想,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将“惠民生”切实落实到位,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深入基层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发现小区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存在垃圾桶破损、污水滴漏、噪音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一民生诉求,我区将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和“两定一撤”工作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根据省、市、区要求,由城管局牵头负责,各街道(区)履行主体责任,三年投资约1.07亿元,采用市场化方式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服务,合力推进城区100个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

一是党建引领,深入宣传。坚持宣传在前、引导在前,通过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区城管局、社区、物业、社会组织以及专业机构联合联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宣讲、桶边指导、户外宣传等活动,发放宣传手册、《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垃圾分类积分卡,倡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二是征求意见,协调矛盾。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以社区为重点,通过居民区党组织,把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串联起来,在建设居民环保屋选址时,主动对接沟通,采取上门对接方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遇到点位建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等各种问题和矛盾时第一时间与居民、物业联系,倾听居民需求,详细了解矛盾纠纷原因,积极沟通解释,进行现场勘查,对有关问题一一做回应,遇到确实影响居民生活的措施联系第三方公司进行整改,及时协调解决矛盾主动联系回访,让居民理解垃圾分类并主动参与进来,实现垃圾分类由理念到意识、由意识到知识、由知识到行为、由行为到习惯的转变。三是高标建设,高效运行。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根据小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小区居民投放习惯、小区空间条件等因素,按照易于投放、利于收运、便于管理原则,在小区内高标准配置一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环保屋内设智能垃圾桶、除臭设备、监控系统、洗手池、灭蝇灯、冲洗设备等,使环保屋变成小区内的文明风景,改变居民对原来垃圾收集点脏乱差的固有印象,易于居民理解接受。同时不定期安排党员志愿者作为督导员在居民环保屋运行时间段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截至目前,已安装环保屋132个,14个小区已运行,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四是末端处置,形成闭环。我区高度重视末端分类处置,各终端处理设施分门别类、统筹运转,形成了完善的垃圾分类收运处闭环体系。区内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筑垃圾资源化调剂场、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各1座,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站2座,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两定一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城管局将继续积极响应党中央“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号召,深入基层一线,组织党员开展一系列志愿宣传、引导活动。加大公共部位的宣传力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垃圾分类要从我做起”的理念,自觉养成良好垃圾分类习惯,带动社会全体参与垃圾分类,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让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形成“新时尚”。通过担当实干、砥砺奋进,用心用情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从群众关切出发,到群众满意处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韦 伟:感谢杨局长。下面请农业农村局陈彤局长作情况介绍;

陈彤: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农业农村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紧紧围绕“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主题,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的工程纳入我局为民办实事活动的重点内容,作为“学史力行”的具体抓手,全面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党中央一直把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计来谋划,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保障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我区作为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制种大县,积极响应国家的重大部署,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原则,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度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总面积7.6万亩,总投资1.375亿元,涉及刘庄、白驹、草庙、大桥、小海、南阳、三龙、大中、丰华、大丰港区10个镇(区、街道)。共新建泵站43座、渠道68.14公里、管道8.93公里、节制闸18座、机耕桥63座、渡槽39座、机耕路76.63公里、小沟级涵洞842个。项目建成后,共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5.99万亩、新增及改善除涝面积2.25万亩,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实现了路成网、田成块、地平整、渠畅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目标,增强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保护并改善了生态环境。初步估算,可实现粮食增产669万公斤,其他农产品增产65万公斤,年增收达2000万元以上。我区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因成效显著受到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今后一段时期,我局将进一步巩固扩大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积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不断提升粮食稳产保供水平。“十四五”期间,全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3.06万亩,其中新建31.68万亩、提质改造51.38万亩,力争五年任务四年完成。2021年度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22个,总面积17.9万亩,总投资2.7亿元。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田美、村美、房美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韦 伟:感谢陈局长。下面请民政局张晓霞委员作情况介绍;

张晓霞: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紧紧围绕“事前有方案、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验收”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一是排查服务对象。组织党员队伍,成立多个小组,深入乡镇、社区,寻找各镇(区、街道)分散特困、城乡低保、建档立卡低收入等困难老年人作为优先服务对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将90名有改造意愿的“光荣在党50年”困难老党员家庭纳入了重点改造范围。

二是满足个性需求。坚持个人自愿、一户一案的原则,针对每户不同情况,合理做好问题梳理、方案制定、盘活资源等工作,“个性化订制”适老化产品,持续打通适老化改造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服务标准和质量,将爱老之情、惠老之策、利老之举送到困难老人手中。

三是做好评估设计。为确保“政策红利”落实落细,区民政局专门组织专业评估组织上门为困难家庭老年人开展身体能力评估和需求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为老人提供入户改造、如厕洗澡安全、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五大类改造内容。目前已完成445户困难老年人及在光荣在党50年困难老党员“一户一案”家庭适老化改造设计。

当前正处于施工阶段,为确保改造进度,专门制定了改造方案,按改造项目需求分为施工组、轻物件配送组、安装组和重物性配送组,已完成70%改造家庭的门槛移除、浴缸拆除、坡道、淋浴房、灶台水台改造,确保9月底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放大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安排专人负责对改造施工过程中各个流程进行监管,强调安全底线,督促改造进度,检验产品质量,保证全流程监管、高质量实施,进一步改善全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确保将“实事”变成“好事”,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区中心工作的实际成效。

韦 伟:感谢张委员。下面开始提问。请第一排中间的记者提问。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徐局长您好!我是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是一项惠民工程,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下一阶段你局计划如何推进,确保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徐金林:“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工作,是维护农民财产权益、解决土地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利民惠民工程,也是我局发挥职能作用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下一阶段,我们将统筹兼顾,凝心聚力,扎实推进这项惠民工程落地见效。

一是巩固党史学习成果。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从相关业务科室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党员突击队”,常态化分片区轮回协助各基层所、分局加快审核进度。

二是打足为民服务时间。实行“5+2”、“白+黑”、“挂图作战”,采取“边登边发”同步进行,加快制证发证速度,规范登记领证台账,分类做好档案保管;同时加强与镇(区、街道)以及村(居)的沟通衔接,推动开展简单继承关系的村级见证,提升登记发证的效率。

三是夯实责任确保实效。我局系统上下从业务科室到各所(分局),拧成“一股绳”,全局“一盘棋”,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努力确保我区10万多户农村不动产实现“应登尽登”,力争今年底全区10万多户农户拿到属于自己的不动产权证“红本子”!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局长您好!我是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听了您刚才对我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介绍,请问我区是怎样把保障性住房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的?

刘宾: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事关民生的重要事项。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我局坚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强化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责任。我局在区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专人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工作,制订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并与住房保障办等相关科室和单位签订了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将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惩,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坚持精致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按照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理念,打造精品优质工程。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实施建设。坚持“快字当头,质量为先”,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管理。在工程建设上,切实把好材料进场关、材料配比关、工程监理关、质量检测关、全程监督关,已建的保障性住房均达到了优良工程验收标准。三是创新管理服务,务求保障实效。严格把好“申请、审核、公示、分配”四道关口,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公共租赁住房入住户日常管理由区绿色建筑与公房管理中心负责,并向每位住户发放《保障性住房使用说明与主要事项》,建立保障性住房档案动态信息管理系统,采取补贴的办法,对保障性住房小区实行了与商品房一样的物业管理,规范了小区管理秩序,使入住户住得放心和安心。

韦 伟:下面继续提问,请第一排右边的这位记者提问。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局长您好!我是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垃圾分类,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目前为止我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会有哪些举措?

杨毅:首先,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据调查,我们每人每年平均产生300公斤垃圾,大丰城区每天产生250多吨,全区可达500多吨,如果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了,可以减量40-50%。如果放错了则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生活垃圾未经分类任意弃置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大气、水和土壤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1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1节1号电池会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而垃圾的危害周期很长,很多垃圾长期不可降解,根据相关科技机构和专家的研究结果,塑胶袋需要20-30年;尼龙织品需要30-40年;皮革需要50年以上;铝罐需要500年;而玻璃罐则需要1000年,塑胶制品甚至永远不能分解。往往生活中的垃圾是具有再利用价值的。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无铅汽油和柴油;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1吨废钢铁可提炼钢900千克(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1吨废玻璃可生产1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可生产2万只500克的瓶子;1吨回收的易拉罐相当于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1吨废纸可再造700公斤好纸、少砍伐树龄为30年的树木20棵、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年废弃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中含有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既是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又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其次,垃圾分类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垃圾桶破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清运噪音、影响环境等问题,今年起我区在城区居民小区实行“两定一撤”收集方式,即撤除楼栋现有垃圾桶,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定时定点投放。我们围绕群众需求,根据小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小区居民投放习惯、小区空间条件等因素,按照易于投放、利于收运、便于管理原则,根据《盐城市城市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设置工作导则》在小区内高标准配置一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单个生活垃圾分类环保屋服务半径不大于120m,服务范围为300-500户,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内设智能垃圾桶、除臭设备、监控系统、洗手池、灭蝇灯、冲洗设备等。设置中坚持精细化管理,做到“一小区一方案”,制订方案时由城管局牵头,通过居委会、物业、业委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与居民沟通,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改变居民对原来垃圾收集点脏乱差的固有印象,易于居民理解接受,使环保屋变成小区内的文明风景,共同提升小区整体环境。

根据各小区实际情况设定垃圾分类投放时间,目前为上午6:30-8:30,下午6:30-8:30,考虑到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方便上班族,很多小区设置了“误时投放点”,便于错过投放时间的居民投放垃圾,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

第三,促进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体系建设。目前我区生活垃圾在原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分类”基础上增加厨余垃圾单独收运处,进行“四分类”,具体分类要求如下:

1、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分为纸类、金属、塑料、玻璃和织物五大类。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类产品(废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视机、空调机等)和其他可回收物(公开发行的废旧报刊书籍、废塑料、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金属、废玻璃等)。

2、厨余垃圾。指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中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衣服有机垃圾,特点是高水分、容易腐烂。

3、有害垃圾。指含有毒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4、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塑料制品,破旧陶瓷品、一次性餐具、烟头、果皮果壳等不可回收垃圾。

居民在家中将垃圾按以上要求初分类,在环保屋经由垃圾分类督导员开袋检查后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分类垃圾桶内。我们会对正确分类的居民赠送积分奖励,并提供兑换服务。垃圾收集后均使用密闭垃圾运输专用车辆运输至终端处置设施,其中可回收物每3天清运1次、有害垃圾每周清运1次、厨余垃圾每日清运1-2次、其他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坚决杜绝前端分类、后端混运混处的情况发生,实现了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的初步建成。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落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入户宣传,发放分类知识宣传册,全面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加大公共部位的宣传力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垃圾“四分类”进社区、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企业“五进”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二是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带头作用,让党员志愿者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桶边指导等活动,引导居民正确投放。三是完善体系建设。通过对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前端精确分类、中端规范收运和末端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三个环节入手,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闭环体系。四是严格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考核细则》,加强对街道、社区的督查指导,加大考核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四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局长您好!我是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刚听了你对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介绍,请问下一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局如何监管推进?

陈彤: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狠抓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成效。一是科学规划设计。按照“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要求,实行全区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统一考核,统筹考虑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规划布局,突出耕地质量提升和农田生态环境,兼顾农房改善、土地平整、河道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强联动发力。在项目建设上,加强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行政审批、审计等部门以及各项目主体镇(区、街道)的沟通协调,合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重抓施工建设。咬定建设序时不放松,抢抓秋季施工黄金期,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加快项目实施,按照时间节点,科学倒排工期,通过强化安全生产、加强日常调度和工程质量监管,不断提速度、促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工程建设完成。四是严格督查推进。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坚持每月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进行督查通报。不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建立沟通会商制度,及时会办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矛盾难题,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韦 伟:下面继续提问,请第一排左边的这位记者提问。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委员您好!我是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请问目前我区适老化改造的区域范围及享受政府补贴适老化改造范围对象有哪些?

张晓霞:我区从2020年开始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试点,首批试点的范围有4个街道,分别是小海镇、刘庄镇、三龙镇和大中街道。今年从“试点探索期”过渡到全区层面上的“广泛实践期”,目前,适老化改造的区域范围已经全部覆盖15个镇(区、街道)。

申请纳入政府补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范围对象为我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其家庭户籍应在大丰区且户籍地址与现有固定住房地址一致,所改造的房屋,老年人应当拥有产权或长期居住权,且近期没有纳入动迁规划,同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一)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其中有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的优先安排。

(二)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员等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

(三)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所赡养的老年人家庭。

(四)“光荣在党50年”困难老党员家庭

(五)经认定有改造需求的其他困难老年人家庭。

已享受区残联实施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家庭不再重受理申请。

韦 伟: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嘉宾,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再见。

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