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把握全区秋粮生产形势,切实搞准秋粮产量数据,大丰调查局和大丰调查队近期走访了农委、粮食局以及部分乡镇,对今年的秋粮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从了解的情况看,今年秋粮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夏种期间天气适宜,6月份水稻全部实现适期播栽,水稻生产过程中,前期气候适宜,生长发育好,中期穗数足、穗型适中,虽然后期低温降雨大风天气对秋粮生产有影响,导致部分水稻地块出现倒伏,但是影响较小,都是轻微倒伏,而且水稻早就灌浆结束,已经成熟。
一、秋粮生产情况
1、秋粮面积略增。全区秋粮预计面积为106.95万亩,比去年增加0.77万亩,同比增长0.73%,其中水稻面积63.6万亩,比去年增加1.59万亩,玉米面积33.11万亩,比去年减少0.42万亩,大豆面积10.1万亩,比去年减少0.34万亩。秋粮面积趋势和夏播遥感调查面积显示基本一致,水稻增、玉米减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大丰土地流转推动力度大,流转以后种植的基本上是水稻和小麦。比如三龙镇两个测产点东红村、富强村原来都没有水稻,现在分别流转了5500亩和6300亩,种植的都是水稻;今年的唐中村测产点2020年11月份进行了土地平整,共4000余亩,平整后流转给江苏银保大地禾有限公司2307.74亩和射阳米厂438.58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
2、秋粮单产、总产增加。全区秋粮预计亩产为521.22公斤,比去年增加9.4公斤,同比增长1.84%,其中水稻亩产618公斤,比去年增5公斤,玉米亩产440公斤,比去年增加8.8公斤。秋粮预计总产为55.74万吨,比去年增加1.4万吨,同比增长2.57%,其中水稻总产39.3万吨,比去年增加1.29万吨,玉米总产14.57万吨,比去年增加0.11万吨。走访农委了解到,今年春玉米和早夏玉米比去年好的多,生长时期天气特别有利,所以产量有所提高,晚夏玉米产量由于收到后期台风的影响比去年有所下降,总体玉米产量好于去年。水稻面上预计亩产增加:一是从苗情点上数据看,亩均基本苗数10.72万,比去年增加1.25万,亩均茎蘖数36.45万,比去年增加0.15万;二是去年水稻生长期梅雨季节较长,加上总苗数不高影响了产量,而今年水稻总体行情都比较好,天气有利,病虫害比去年好,水稻后期虽然出现倒伏,但是影响较小,都是轻微倒伏,而且水稻早就灌浆结束,已经成熟。
3、样本点实割实测数据情况。大丰秋粮实割实测品种是玉米和水稻,其中:玉米10个村、水稻10个村。玉米实际测产7个村,其中有三个村由于土地流转都种植水稻了;水稻实际测产10个村。玉米实测平均亩产为481.77公斤,比去年增加3.04公斤,其中同口径可比有5个村,3个村同比减少,2个村同比增加;水稻实测平均亩产为639.01公斤,比去年增加0.55公斤,其中5个村同比增加,1个村持平,4个村略减。
水稻实测村两年对比情况 (公斤/亩)
老坝村 | 北团村 | 东塔村 | 唐中村 | 无泊村 | 七灶河村 | 进步村 | 团结村 | 民主村 | 东联村 | |
2021 | 625 | 632 | 651 | 643 | 642 | 641 | 635 | 635 | 645 | 636 |
2020 | 621 | 651 | 628 | 624 | 634 | 646 | 660 | 642 | 638 | 636 |
增幅 | 4 | -19 | 23 | 8 | 19 | -5 | -25 | -7 | 7 | 0 |
二、秋粮收购、仓容情况
1、仓容、资金情况。目前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可投入秋粮收购的空仓容共有17万余吨,其中国有粮库腾并空仓容6万吨,其他省属、沪属农场、市属相关粮食企业共计腾并空仓容11万吨。加上其他加工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收购,基本可以满足种粮农民的售粮需求。同时,为确保有钱收粮,积极协调各国有粮食企业多渠道筹集秋粮收购资金,一方面协调农发行大丰区支行,充分发挥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的作用,审批秋粮收购信贷额度1.2亿元;另一方面与大丰农商行积极对接,协调提供秋粮收购资金应急贷款,做为秋粮收购资金的第二道保障。
2、水稻收购价格情况。今年托市粳稻三等品价格继续保持去年的1.3元/斤不变,但市场上收购价较高,暂时未启动托市收购。目前的市场化收购除国有粮食企业补库和贸易粮收储外,以加工企业和各类粮食烘干合作社为主。各加工企业一方面要抢新米上市的风口,另一方面要补足来年加工的库存,收购积极性都较高。普通粳稻收购价约为1.4元-1.42元/斤左右,优质品种南粳9108收购价已经超过1.5元/斤。水稻平均收购价格比去年增加0.02元/斤,基本持平,但是有很多大户、合作社的水稻还没卖,存在惜售的情况,他们认为后期价格会有所上涨。
三、当前秋粮生产影响因素
1、机收价格上涨较大。从走访的两个农机合作社了解到今年机耕机收价格上涨较大,水稻机收价格平均在120元/亩,去年同期才80元,同比上涨50%,部分倒伏地块达200元/亩,机收价格达历史最高。机收价格上涨一是因为今年柴油比较紧张,不少农机合作社买不到油,而且价格涨幅较大,目前柴油价格7.17元/升,去年价格才4.8元/升,同比上涨49.3%。二是今年由于部分地块倒伏机器比较难收,价格也有所上涨。
2、农资价格上涨直接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目前复合肥每50公斤165元,去年只有130元,同比上涨26.9%,尿素每50公斤150元,去年只有90元,同比上涨66.7%,常用农药草甘磷41%含量30元/公斤,去年只有20元,同比上涨50%,农资价格普遍涨幅较大,种田收益有所下滑。南阳的甜甜圈农资经营部负责人表示当前化肥价格太高,而且不稳定,还比较紧张,不敢进货,希望调控化肥价格。
3、农业劳动力短缺且人工工资上涨。本次走访中,部分种植大户表示在秋粮生产中存在劳动力短缺、人工工资上涨情况,今年平均工资为120元/天,涨幅为6.1%,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村缺乏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年轻人大多选择到城镇打工上班,留在村里的以老年人居多,同时由于产业形态的原因,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高,很容易产生用工不足的现象。
4、粮食晾晒存储不便。种植户反映在粮食收获期间,大部分粮食都是露天临时储存,这时最怕台风和下雨,粮食一旦泡水损失就比较大,如何有效解决稻谷的临时存放仓库是目前比较担忧的问题。不少种植大户,自己没有晒谷的场地,粮食只能出钱请别人帮忙烘干,自己想要建一个烘干机房,以及农业机械停放的场地,但土地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