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大丰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8亿元,同比下降27.2%。
一、建筑业运行特点
(一)建筑业总产值大幅下降
受临近春节和冬季气候条件影响,建筑企业早早停工,1、2月份历来是建筑产值较低的月份,又再加上疫情影响,建筑企业复工较晚,3月10日左右才陆续开工,开工不是全部工人,而是少数工人在岗。一季度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8亿元,同比下降27.2%。 其中:建安工程完成产值7.1亿,同比下降33.4。
(二)签订合同额小幅下降
建筑业签订合同额的高低,将决定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建筑业的开工面积和实际投入,是未来一年建筑业产值规模的关键决定因素。一季度,全区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42.7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38.5亿,占签订合同额的90.2%;本年新签订合同额4.2亿元,同比下降39.2%。
(三)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断崖式下跌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新开工项目不足。全区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3%;全市竣工面积2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1.6%。
(四)外省完成产值下降明显
一季度全区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1.9亿,同比下降16.6%,外省完成产值下降明显。
二、建筑业企业总体呈现回落态势的原因
(一)人员流动受限,返岗复工难度增加
春节后,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升级,各地普遍延长春节假期,人员出行受限,员工返岗难度增加,实际复工工期较历年推迟两周甚至更长时间。
(二)安全措施加码,企业管理成本增加
受疫情影响,建筑业企业今年节后复工成本较往年明显提高,这其中包括租用车辆运送劳务工人投入、加大生活和办公场所防疫投入、合理控制人员进场数量和活动频次费用、人员机械场地费用、进场人员防疫检测费用等。
(三)项目上马受限,企业发展速度受滞
疫情不仅使在建项目复工受阻,各地新开工项目和拟招标项目也普遍推迟。新开工项目和招标项目的大幅度减少,影响了企业新签合同额,给企业后期营销和生产都带来了不小压力。
此外,因复工受阻导致的企业资金紧张、法律风险增加、材料供应短缺、后期抢工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这都给建筑业企业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建筑业从业人员在减少,2019年一季度期末从业人数同比下降37.3%,现场工人基本是农民工,40岁以上占了60%以上,且总体素质不高。因此,要加快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二)提升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虽然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建筑业企业已经显示出在信息技术、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成就,但是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材料技术进步慢、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力资源依赖重、复工复产难度大、生态资源消耗大、安全风险增加等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大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绿色施工、高性能材料、现代化设备工装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三)找准发展战略定位
企业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无论是总承包还是专业承包或别的新的业态,不盲目跟风,迎接新机遇。除了原有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外,在健康卫生医疗、社会与应急保障和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也会更进一步发展。企业要做好充分准备,有了准备机遇来了才能顺势而上。建筑业企业不应该纯粹围着资质转,要围着市场转、围着质量转、围着安全转、围着技术转、围着信誉转,真正让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