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虽然受环保制约、中美持续贸易战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太乐观,但这却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时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全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清山,工业经济效益稳中提质。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共45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17.84亿元,同比增长0%。其中,12月实现工业总产值82.68亿元,同比增长-3.4%。四季度工业总产值为197.73亿元,同比下降5.4%,比一季度下降17.7%,比二季度下降9.2%,比三季度下降6.2%。
(一)分轻重工业看, 全区轻工业企业共189家,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6.64亿元,同比增长1.4%。重工业企业共268家,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41.2亿元,同比增长-0.7%。具体情况见表一:
大丰区轻重工业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
基本类型 | 企业数 | 12月产值 | 同期产值 | 当月 | 2019年 | 同期产值 | 累计 |
轻工业/重工业 | 457 | 82.68 | 85.62 | -3.43 | 817.84 | 817.86 | 0.00 |
轻工业 | 189 | 29.73 | 26.10 | 13.91 | 280.56 | 276.65 | 1.42 |
重工业 | 268 | 52.96 | 59.53 | -11.04 | 537.28 | 541.21 | -0.73 |
分规模看,全区大中型企业共51家,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1.92亿元,同比增长1.4%;小微型企业共406家,2019年实现工业工业总产值335.9亿元,同比增长-1.9%。
大丰区分规模企业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
基本类型 | 企业数 | 12月产值 | 同期产值 | 当月 | 2019年 | 同期产值 | 累计 |
企业规模 | 457 | 82.68 | 85.62 | -3.43 | 817.84 | 817.86 | 0.00 |
大中型 | 51 | 48.36 | 49.46 | -2.21 | 488.41 | 481.92 | 1.35 |
小微型 | 406 | 34.32 | 36.17 | -5.11 | 329.43 | 335.94 | -1.94 |
(二)重点企业支撑明显。全区累计总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13家,分别为盐城市联鑫钢铁有限公司、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江苏北大荒油脂有限公司、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大丰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迪皮埃风电叶片大丰有限公司、盐城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海聆梦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江苏佳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427.64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2.3%,本月实现工业总产值45.06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4.5%。拉动全区规上工业累计总产值12.7个百分点,拉动本月规上工业总产值10.4个百分点。
(三)新增企业拉动明显。2019年以来,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4家,2019年累计工业总产值为86.02亿元,同比增长121.7%,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12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97.1%,拉动当月工业总产值增长5.8个百分点。新增企业中累计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有1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9.1亿元,同比增长182.5%,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4.67个百分点。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2019年全区18个经济主体中,有7个实现正增长,11个负增长。其中镇区增长最快的是丰华街道,其次是开发区,分别增长为40.1%、15.1%。苏盐、刘庄镇分别同比下降30.8%和25.6%。开发区对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拉动力最大,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港区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7%,拉低全区规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港区、开发区分别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27.85亿元、240.08亿元,分别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0.1%、29.4%。
(二)、停产整改企业拉低增幅。2019年全区化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1亿元,同比增长-57.1%,拉低全区增速10.8个百分点。其中12月实现工业总产值5.43亿元,同比增长-64.5%,拉低全区增长11.5个百分点。
(三)、企业盈利能力不强。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57.53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利润总额20.09亿元,同比下降43.45%。全区45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20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26.3%,亏损额为16.39亿元。其中港区有亏损企业31家,占全区亏损企业的26.3%,亏损额度为11.15亿元,占全区亏损额的68%,拉低全区增速39.2个百分点,成为制约全区利润增长的最大因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在谈项目抓签约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投产、现有企业抓培育提质,尽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继续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二)部门联动合作,做好新增企业入库工作。相关部门间应通力合作,从招商选资入手,严密监测重大产业项目进度,跟踪服务于签约、开工、竣工等建设环节,引导新建投产企业达规入库,抓好规下升规上企业的摸底和培育工作,做到达标一家,申报一家,用增量来优化存量,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关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中小型企业普遍认为运行成本较高,人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成本上升等困难制约着企业稳健发展。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采取措施,降低运行成本,突破发展瓶颈,提高企业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贡献率,共同加快工业化发展的步伐。